出自宋苏辙的《扬州五咏(其一)九曲池》
拼音和注音
fèng quē xiāo tiáo huāng cǎo wài , lóng zhōu xiǎng xiàng lǜ yáng y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舟:狭长的龙形舟船,多人同时划动数浆,用作竞渡比赛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荒草:杂草。
想像:1.思念、怀想。2.假想。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
可怜九曲遗声尽,惟有一池春水深。
凤阙萧条荒草外,龙舟想像绿杨阴。
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