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

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作品评述

《白龙洞》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湖波浪起伏,我能够理解其变化,
却赋予龙岩古老的尖锥。
我成为一位诗人并非无意,
是因为华亭举起船桨,是为了何人。

诗意:
《白龙洞》通过描绘西湖波浪和龙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人观察到西湖波浪的起伏变化,意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可以被理解和把握的。然而,诗人选择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赋予龙岩的古老尖锥,这象征着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和传统相融合。诗人自称为一位诗人,并表明这并非偶然,他在华亭举起船桨的时刻找到了自己创作诗歌的动力和灵感。最后一句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华亭举起船桨的目的是为了谁,这既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也是一种含蓄的反思。

赏析:
《白龙洞》以西湖波浪和龙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的思索与感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韩淲的个人创作风格。韩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他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和传统相融合,赋予了龙岩的古老尖锥以新的意义,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责任感。最后一句留下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于华亭举起船桨的目的的思考,给予了诗词更多的意味和解读空间。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诗意,展现了韩淲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作者介绍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爲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着作歷代书目未见着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爲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兔魄乌轮西复东,流光那肯驻颜红。礼多君不见温造,志广吾宁如孔融。难策材驽攀逸武,相期亲寿转方瞳。飞腾景暮何须问,圣处惭无一发功。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小雨惊秋滴夜阑,晴云和日晓斑斑。谁怜客舍尘埃底,犹得西湖一两山。

儿扶行饭出柴扉,伛偻方嗟气力微。道侧偶逢耘麦叟,倚锄闲话两忘归。

昊天盖高,祀事为大。严配皇灵,亿福来介。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抱疾经年久,何期徵诏临。芸窗书已蠹,竹径叶尤深。空返皇华使,难忘鸥鸟心。怀君虽感激,衰鬓不胜簪。

不醉迷如醉,犹贪居鼎扛。通玄求得一,清静更无双。鸾凤栖瑶渚,天津压汉江。欲穷何所似,夜月透云窗。

云垂幕。江天雪似杨花落。杨花落。翠衾不暖,晓寒偏觉。起来独倚西楼角。客怀无耐伤离索。伤离索。蛮笺欲寄。塞鸿难讠乇。

少年不学待何年,长大无成莫怨天。况是各随贤父训,岂容弗肯播菑田。

银铜坑冶是新差,职任催纲胜一阶。更使下官供脚色,下官踪迹转沈埋。

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诸家起翔风。太平天子多受福,孝德与天通。凤箫龙管韶音奏,声在五云中。粲然文物昭治世,万亿祀无穷。

运千可际休明运,心一堪传贤圣心。不一此心非自玉,半千之运或如金。道源天出三清境,远目明双寸碧岑。胸次须令天样阔,五湖为带三江襟。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屏翳驱云结夜阴,素华飘堕恶氛沈。色欺曹国麻衣浅,寒入荆王翠被深。天上明河银作水,海中仙树玉成林。日高独拥鹴裘卧,谁乞长安取酒金。

宝林岩畔凌云路。记藉草、寻梅去。咏绿书红知几度。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一声长笛江天暮。别后谁吟倚楼句。匀面照溪心已许。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春风吹倒人,禅师出山来。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为嫌城里热,再三留不住。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乡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百滩春水色,万壑古松香。云影同归路,钟声出上方。松萝最深处,闲坐阅流光。

金盆水不暖,翠雀啄晴苔。

浓香搓粉细腰肢。青螺深画眉。玉钗撩乱挽人衣。娇多常睡迟。绣帘角,月痕低。仙郎东路归。泪红满面湿胭脂。兰芳怨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