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曾一首

道散斯文体尚浮,韩曾力与化工侔。
山瞻泰华岩岩耸,河出崑崙混混流。
长庆从官销不得,熙宁丞相挽难留。
沧州奏疏潮州表,犹被人拈作话头。

作品评述

《韩曾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散斯文体尚浮,
韩曾力与化工侔。
山瞻泰华岩岩耸,
河出崑崙混混流。
长庆从官销不得,
熙宁丞相挽难留。
沧州奏疏潮州表,
犹被人拈作话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韩曾的人物,以及他在官场上的遭遇。诗人通过描写山、河和历史事件等形象,表达了对韩曾的赞美和对他所面临困境的同情。

首先,诗中提到“道散斯文体尚浮”,意指韩曾所持的文风高雅,但却不够接地气。接着,诗人称赞韩曾的才华与化工(指政治手腕)相当,显示出韩曾在官场上的能力。

诗中的“山瞻泰华岩岩耸,河出崑崙混混流”一句,通过山与河的壮丽景色暗喻韩曾的才华与胸怀之大。这里的“泰华岩”和“崑崙流”是对山和河流的形象描绘,同时也暗示了韩曾的高尚品质。

然而,诗中接着提到了韩曾在官场上的困境。他在“长庆”年间担任官职,但却无法保住职位。又在“熙宁”年间,丞相希望挽留他,但韩曾仍未能留下。

最后两句“沧州奏疏潮州表,犹被人拈作话头”,描述了韩曾的上表被人议论纷纷。这表明尽管韩曾有才华,但他的处境却备受争议和质疑。

整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韩曾的赞美和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同情之情。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险恶和非议,以及文人在其中的艰难处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堂风月一床书,随分琴樽乐有余。试问乘轩遮道客,何如归去狎樵渔。

知泛沧浪棹未还,西峰房锁夜潺潺。春陪相府游仙洞,雪共宾寮对玉山。诗里几添新菡萏,衲痕应换旧斓斑。莫忘一句曹溪妙,堪塞孙孙骋度关。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

马塍眩朱白,孤白自疎影。冰雪几岁寒,谁解为渠领。李园百树花,人与凡木屏。湿藓囘春风,猿鹤并刷整。为我一酹之,往事莫重省。

口*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只图自活,一任你咱亡。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偶因师点破,回心作善,入道从长。便通玄知白,守黑离乡。绝虑忘机养浩,炼神丹、出自重阳。行教化,阐扬微妙,诗曲满庭芳。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大限年百岁,几人及七旬。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满坐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了无尘。灯前便是观心处,要似观心有几人。

茭葑茸茸展翠毡,六桥分舞燕翎纤。撑船捷出苍湾去,要看山围玉镜奁。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晓风吹人,酒醒时候。

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分虎符,来近甸,自金銮。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曾看沙堤归去,应使神京再复,款曲问家山。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笋将轧轧度岩隈,乱涧穿空去复回。方识人间真毁誉,只缘亲到地头来。

归兴乍离边,兰桡复锦川。斫春槎枿树,消雪土膏田。岸暖寻新菜,舟寒著旧绵。临邛若个是,欲向酒家眠。

南渡诚草草,长沙济艰难。夜半舟移岸,今无晋衣冠。松风自度曲,我弦不须弹。慧远香火社,遗民文字禅。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欢。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

吾家本住洞庭西,烟雨生涯接钓矶。今日吴江亭上望,水光山色却如归。

帘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烦君玉指轻拢撚,慢拨鸳鸯送一杯。

蜀中荔支止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稻糠宿火却霜霰,结子仅与黄金侔。近闻闽尹传种法,移种成都出巴峡。名园竞撷绛纱苞,密清琼肤甘且滑。北游京洛堕红尘,吞笼白晒称最珍。思归不复为蓴菜,欲及炎风朝露匀。平居著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海边百物非平生,独数山前荔支好,

布席三峨见,升堂二妙来,端须置尊酒,一为洗尘埃。翔雪吴江渡,薰风汉殿开。往还虽万里,亲得到蓬莱。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王谢池台两岸空,水禽争哢夕阳中。丽华妖血流难尽,化作荷花别样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