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扬子江二首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作品评述

《过扬子江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扬子江的情景,表达了对江南美景和江神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将天堑护吴天,
不数殽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
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
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
沧波千顷片时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扬子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和江神的神奇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江神的感激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表达了扬子江作为天然屏障,保护着江南地区的安宁和繁荣。江水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江南与外界隔绝,使得江南地区得以独立发展。

接着,诗中描绘了扬子江的壮丽景色:“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这里用银河和琼海来形容江水的广阔和辽阔,用玉塔和金山来形容江岸的壮丽和富饶。这些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扬子江的壮丽景色和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江南和北方的对比:“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旌旗隔岸,指的是江南和北方的分界线,淮南地区离江南较近,而塞北地区则远离江南。鼓角吹霜,形容北方的寒冷气候。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温暖和北方的寒冷,进一步突出了江南的美景和宜人气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神的感激之情:“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江神是指扬子江的神灵,诗人感谢江神给予江南美丽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沧波千顷片时间,形容江水的波澜壮阔,也暗示了江神的神奇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子江的美景和江神的神奇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江神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南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归日指清明,肯把话言轻食。已是飞花时候,赖东风无力。青帘沽酒送春归,莫惜万金掷。屈指明年春事,有红梅消息。

路转斜桥似梦醒,拥衾摇兀亦身轻。知期岸鹊如相语,匿笑隣翁欲斗迎。见处青山还委麽,遮回居士太獃生。矮篱半路寒扑树,新种浑如旧种成。

铁山正月雪交加,欲探东风未有涯。才过青泥春便好,水边林下见梅花。

丑夜方向寅,被衾冷如铁。江南贫者多,奈此霜加雪。

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索米多贫士,钞诗欠小胥。自缘乡梦熟,顿与世情疏。会约逃名者,山间倒跨驴。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碎颜醒。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初宦南游日,去年西啸时。岂无风竹兴,剩有雪梅诗。一尉聊且浼,诸公定见知。勉旃行好事,远业此其基。

俗尘浮垢闭禅关,百岁身心几日闲。安得此生同草木,无营长在四时间。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洁粢岂盛,以享以虔。百神咸萃,六乐斯县。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吴越欢奔走,江湖获溯沿。沙虫谗倏及,野鵩祸翻缠。菊落哀霜径,松寒泣露阡。承家悲蹇薄,生业苦忧煎。寂寞诛茅地,荒凉种秫田。文章愧作者,丘壑拟终焉。野市山珍集,江桥

混一开群策,忧勤损万年。衣冠藏禹穴,历数袭尧天。密定诒谋议,难留厌世仙,乌号攀莫及,有泪彻渊泉。

陈郎七岁富三冬,此去声名动九重。好践退之童子序,莫随刘晏颂东封。

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只为肌肤酷相似,绕庭无处觅行踪。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相从有命每倾舒,不寄辕端即坐隅。肯落苏家悭妇手,深藏云待不时须。

菊花新过,秋蕊香犹媚。三八燕山亭,贺圣朝、申生明世。肃霜天晓,正快活年时,庆新寿,万年欢,人醉蓬莱里。红衫儿歌,水调夸多丽。仰祝寿星明,指黄河、清年可拟。欢同鱼水,永遇乐倾杯,风流子、洞仙歌,曲唱千秋岁。

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幸窃壮举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乞取先生三大字,本崇风教厉乡邻。

四十已悲非少年,耄期何事每欢然?游山夜雨眠僧院,沽酒秋风上钓船。诸友诗章来亹亹,小儿笔势亦翩翩。眼边不是常萧索,终忆巢居访老仙。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