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
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
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
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作品评述

《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戴敏。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间无处避炎蒸,
欲叫西风叫不应。
恨乏白檀除热恼,
心思赤脚踏层冰。
醉游河朔谁同往,
表借明光愧不能。
闻有山林最深处,
清凉境界著高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天,诗人感到无处可避,渴望西风吹来却没有回应。他痛苦地缺乏白檀木来驱散炎热的烦躁,内心思绪如同赤脚踏在冰层上一般。他想醉酒游玩河朔地区,却无伴同行,只能表达自己对明光的愧疚。然而,他听说在山林的最深处有一个清凉的境界,那里有着高僧的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炎热的夏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渴望。无论是无处可避的炎热还是西风的不应,都突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力感。白檀木象征着凉爽和清香,作者渴望能够拥有它来消散炎热的困扰。内心的焦躁和不安如同赤脚踏在冰层上,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诗中提到的明光可能是指明光宫,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明光的敬仰之情,但又因为无法前往而感到愧疚。而山林的深处象征着宁静和清凉,那里有着高僧修行的境界,给人以希望和遥远的寄托。

整首诗既描绘了作者对炎热的痛苦和无奈,又表达了对清凉和宁静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渴望和失落的对比,诗人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无奈和追求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净土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戴敏,字敏才,号东臯子,黄巖(今属浙江)人。復古父。敏卒时,復古方襁褓中(《宋诗略》卷一四)。平生不事举子业,以诗自适。事见《耻堂存稿》卷三《东臯子诗序》。今录诗十首。

诗词推荐

临川摄守得仁侯,闵两精诚贯显幽。五日不将京兆看,丰年惟切杜陵忧。先欣霡霂滋青稻,伫见滂沱涨碧流。物外闲人欢喜处,炎天亭受一亭秋。

秋旱连冬势未平,何斯小雨趁元正。休论忽忽生为乐,且对欣欣木向荣。已分终身乐贫贱,自无岐路觅功名。独于诗律存余习,三日不谈荆刺生。

慈悲与喜舍,历劫自然深。法要无抱束,缘归一寸心。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云渡琐窗金榜湿,月移珠箔水精寒。九天星象帘前见,六代城池直下观。唯有上层人未到,金乌飞过拂阑干。

冰溪空岁晚,苍茫雁影,浅水落寒沙。那回乘夜兴,云雪孤舟,曾访故人家。千林未绿,芳信暖、玉照霜华。共凭高,联诗唤酒,暝色夺昏鸦。堪嗟。澌鸣玉佩,山护云衣,又扁舟东下。想故园、天寒倚竹,袖薄笼纱。诗筒已是经年别,早暖律、春动香葭。愁寄远,溪边自折梅花。

徘徊崚极寺,清意满烟霞。好风從天来,吹落桂树花。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姓名不欲乐人间,籍甚公卿举似君。李白犹将奴力士,薛宣岂敢吏朱云。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万里谁能留。

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萧萧独无事,因见莅人情。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浙境欲留师住,荆人争望师来。要是因经未了,不防两地裴回。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滁州太守文章公,谪官来此称醉翁。醉翁醉道不醉酒,陶然岂有迁客容。公年四十号翁早,有德亦与耆年同。意古直出茫昧始,气豪一吐阊阖风。

城狐尾独束,山鬼面参覃。(《诗式》)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落纸云烟堕翠峦,一泓潭月斗清寒。凤凰池上挥毫手,却掬山泉淬笔端。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鬓轻全作影,嚬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家擅无双誉,朝居第一功。四时当首夏,八节应条风。涤濯临清济,巉岩倚碧嵩。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处剧张京兆,通经戴侍中。将星临迥夜,卿月丽层穹。下令销秦盗,高谈破宋聋。含霜太山竹,拂雾峄阳桐。乐道乾知退,当官蹇匪躬。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固是符真宰,徒劳

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万山飞翠映瑶空,一抹晴霞淡复浓。何意海风吹不断,归鸦飞带过前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