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

横笛临吹发晓军,元戎幢节拂寒云。
搜山羽骑乘风引,下濑楼船背水分。
天际兽旗摇火焰,日前鱼甲动金文。
马毛不汗东方靖,行见萧何第一勋。

作品评述

《和淮南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之作》是唐代鲍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横笛临吹发晓军,
元戎幢节拂寒云。
搜山羽骑乘风引,
下濑楼船背水分。
天际兽旗摇火焰,
日前鱼甲动金文。
马毛不汗东方靖,
行见萧何第一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的场景。晨曦中,横笛声吹响,号角声随寒云飘荡。搜山羽骑乘风引导着回军,楼船在水中逆流而上。天际的旗帜犹如兽形,在火焰中翻飞,战士们穿着鱼鳞甲背负着金文兵器。马儿的鬃毛未见汗水,象征着他们的东方边境安定,这支军队行进中见证了萧何的第一功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李相公夷简喜平淄青回军的壮丽场景。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壮丽的景象。横笛声与号角声交织,表现出军队的威严和士兵们的英勇。搜山羽骑乘风引领着回军,楼船逆流而上,展现了他们的勇猛和坚韧。天际的兽旗在风中飘扬,鱼鳞甲闪烁着金光,给人以战争的震撼力和庄严感。最后一句提到了马儿不见汗水,说明他们已经取得了胜利,东方边境得到了安定。行进中见到萧何的第一功勋,也表明了这支军队的英勇和功绩。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描绘了战争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军队英勇和胜利的赞美。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丽,同时展现了作者对战争胜利和边境安定的期望和祝福。

作者介绍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高烟升太一,明祀过乾坤。天仗回夙阙,皇兴入应门。簪裳如雾集,车骑若云屯。兆庶皆翅首,巍巍万乘尊。

前杵与后杵,筑城声不住。我愿筑更高,得见秦皇墓。

琅然醉读离骚经,一鹤闻之来中庭。童子屡麾不肯去,直凑樽前侧顶听。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葛井丹明,西来金母,霓旌云旆。移下瑶池,竹外一壶秋水。菊□香留宿醉。看後夜、冰轮满桂。貂蝉映、虹玉称觞,遂初堂上佳会。娇孙彩衣聚戏。指明年八十,儿额先记。要比庄椿,八数更加千倍。好是皇恩锡类。许东殿、首舆扶至。君臣庆、齐侍慈颜,万年欢对尧世。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寒梦初回斗帐深,清辉忽破小窗阴。若为推上松萝月,展尽梅花一寸心。

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裾轻曳,顿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楼外丛杉挺峙,似迷藏、与人游戏。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变复多端,无分远近,影形俱翳。但排窗雾人,沾衣润席,够清凉意。

极目青山带夕阳,平沙漠漠水茫茫。几声渔笛卢花外,惊起斜飞雁一行。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吾闻逸少笔,人手銛如戈。结庐在华顶,凿池派天河。书将鬼汗写,墨遣神手磨。掞藻卧白云,秃兔堆成坡。临池日月远,素流变玄波。咨嗟抚遗迹,寒猨啼薜萝。搏壁寻瘗鹤,入洞求换鹅。长松落青荫,石巘空摩挲。

袚除聊复对江亭,樽酒相从一笑倾。那得引时仍此乐,况逢难弟与难兄。潺潺暮雨檐间溜,滑滑春泥柳外声。好在海棠红合泪,向人凄怆益多情。

帝居瑶图,璇题玉京。日月经振,列宿上荧。桂簋飶芬,瑚哭华晶。{上夕下寅}承军祀,用武昭明。

闻道春来解问经,整衣矩步学趋庭。雨余应惜阶前蚁,月落休轻案上萤。自笑颠毛容我白,且留衰眼为伊青。熟精文选吾家事,早向秋空试凤翎。

不达如来圆顿制,丈六金身即我是。离知名相更无知,日夜烧香空自礼。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秋尽空山无处寻,西风吹入鬓华深。十年世事同纨扇,一夜交情到楮衾。骨警如医知冷热,诗多当历记晴阴。无聊最苦梧桐树,搅动江湖万里心。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