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扇二首

罨蔼前林暗,遥知暮气生。
渐向山门近,应闻钟已鸣。

作品评述

《题画扇二首》是宋代张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林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题画扇二首》

描绘扇上山林画,
绿荫浓密笼前途。
远望暮色已生起,
似闻山钟近门呼。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艺术形式的画扇为载体,将山林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用罨蔼来形容前林的浓密绿荫,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通过远望山林,我们可以感受到暮色已经降临,暗示着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而在远处,似乎能够听到山上的钟声回荡,它昭示着夜幕降临、归家的时刻已经到来。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幽远的山林世界。读者可以感受到山林的静谧和美丽,以及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整体氛围优美而宁静,给人以放松和舒适的感受。

这首诗词在表达山林景色的同时,也抓住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幻。通过对暮色的描绘和山钟的暗示,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时空的感知,使人产生对岁月流转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启示。

这是一首充满山林意境的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出一种宁静、静谧的氛围,引发读者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今来游上苑,春染柳条轻。濯濯方含色,依依若有情。分行临曲沼,先发媚重城。拂水枝偏弱,摇风丝已生。变黄随淑景,吐翠逐新晴。伫立徒延首,裴回欲寄诚。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归去已蹉跎。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连佐陪京郡,愁衔出祖杯。新曹抛野蕝,旧第老公槐。府檄迎车远,戎牙宴豆开。遥知倾坐日,方欢阿{左卢右耳}才。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君王顾之笑,为驻七玉车。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益州桑柘雨,莘野稻梁秋。功业髯秋兔,行藏汗万牛。

旅雁何时更著行。

南国承欢日,东方候晓时。那能妒褒姒,只爱笑唐儿。宝叶随云髻,珠丝锻履綦。不知飞燕意,何事苦相疑。

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西溪泱泱来,伫立溪桥上。回风生微澜,夜雨发幽响。听兹无尽声,讵觉年华往。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夜半正明还不露,金刚脑后铁昆仑。

孤山养孤鹤,宜与梅为邻。处士若轻出,梅花应笑人。

心空观身,眼冷对尘。本来无物,幻起成春。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君知此处真堪托,天下无波可得深。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

天碑万古閟嶙峋,自我来追此日新。旭日小村鸠唤妇,寒霜疏木雁来宾。路长桥断谁家店,天远舟行何处人。万顷黄芦秋色里,是中著我坐垂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