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林景熙的《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拼音和注音
zào wù xīn zhōng fú quǎn mǔ , cāng shēng mìng yǐ duò diān y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苍生:(书)(名)本指生长草木的地方,后借指老百姓:~涂炭。
生命: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指生物体所拥有的活动能力。
造物:古人认为有一个创造万物的神力,叫做造物。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原诗
雨余灯火坐茅齐,此夕田家有好怀。造物心终扶畎亩,苍生命已堕颠崖。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人淮。
贞观三钱谁复识,拥衣数起望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