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夔赴代州教授

忆游太学十年初,犹见胡公岂弟余。
遍阅诸生非有道,最怜能赋似相如。
青衫共笑方持板,白发相看各满梳。
暂免百忧趋长吏,勉调三寸事新书。

作品评述

《送蒋夔赴代州教授》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游太学十年初,
犹见胡公岂弟余。
遍阅诸生非有道,
最怜能赋似相如。
青衫共笑方持板,
白发相看各满梳。
暂免百忧趋长吏,
勉调三寸事新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送别朋友蒋夔赴代州教授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太学中度过的十年时光,仍然记得胡公,不禁感叹他与自己相交如兄弟。苏辙回顾了那些阅读过的学生,发现其中并非都具备真正的道德修养,唯独欣赏能够有才华像相如那样的人。他们穿着青衫一起笑谈,尽管白发已经满头,但彼此仍然互相倾慕。此时,他们暂时摆脱了百忧,不再急于追逐官场的功名利禄,而是鼓励彼此专心致志地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出新的著作。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术的热爱。苏辙通过回忆太学时光,展现了对友情和才华的敬重。他赞赏那些有才华的学生,将他们与历史上的相如相提并论,显示了对文学的崇高追求。诗中的青衫笑谈和白发相看各满梳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鼓励友人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写下新的著作。整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学术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传承和发展学问的期盼。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友情和学术的热爱,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学术道路的祝福和期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将学术研究视为更为崇高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具有时代背景下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西山自高爽,更上百尺楼。月华出万象,独以寸目收。寒光增灏气,山影接江流。相从更几日,醉赏同一瓯。诸君有大志,应销别去愁。衣食才足守坟墓,记取龙钟马少游。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讲习延东观,趋陪盛北宫。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洞门清永日,华绶接微风。萐降尧厨翠,榴开舜酒红。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

鹤湖东去水茫茫,一面风泾接魏塘。看取松江布帆至,鲈鱼切玉劝郎尝。

满酌青慈杯,醉卧白石枕。借予骊驹曲,侑我河朔饮。

潭底乖龙唤不应,骄阳似欲败西成。虚堂永夜耿无睡,起听四郊车水声。

春事有来期。且喜春归。问春何似去年时。报道今年春意好,随分开眉。往事莫伤悲。光景如飞。十分潘鬓已成丝。幸是风流犹未减,且醉芳菲。

新花色鲜艳,故花色憔悴。明朝花更开,新花何有异。

饿虎不食子,饥鹰不雌求。虎饿不择肉,盛怒遇子收。鹰饥爪喙狞,尚与雌同韝。人岂二者然,恩义宜绸缪。亲戚不宜怒,割恩以为仇。此割非常割,此伤无血流。肉割愈有日,恩割伤不收。一割大义死,再割面相仇。亲戚尚皆然,况又他人俦,是己与世绝,子世何足尤。

秋色在何许,浮岚叠翠间。江清双鸟渡,天阔片云闲。雅量肩文举,新诗压子山。更深听远溜,哦咏答溅溅。

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野杏堪同舍,山樱莫与邻。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园人。

大哉至圣,文教之宗。纪网王化,丕变民风。常祀有秩,备物有容。神其格思,是仰是崇。

鸡鸣朝谒满,露白禁门秋。爽气临旌戟,朝光映冕旒。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独负池阳议,言从建礼游。

句入冰轮冷,愁因玉宇开。可无如此客,犹恨不能杯。好句长城立,寒鸦结陈来。箜篌晨这手,拚却断肠回。

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回廊暝色愔愔,应是待、归来也。月渐高,门犹亚。闷剔银缸,漏声初入夜。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梅花清晓香,烂熳而借功。柳线早春浓,日暄而转位。非那边去,从者里来。哆哆和和兮主宾妙叶,跛跛挈挈兮偏正全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