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家园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
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作品评述

《题家园》是唐代诗人杨昭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中的莲花失去了往日的鲜艳,显得黯淡无光;
园中的竹子低垂下来,减少了翠绿的阴影。
园中的竹子和池中的莲花不必感到失望,
相互注视之间正如主人心意相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园景象,通过池中的莲花和园中的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莲花失去了昔日的鲜艳,竹子低垂下来,但作者并不感到沮丧,相反,他将它们视为自己的心灵寄托,感受到了主人与家园的心灵契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情厚意。莲花和竹子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莲花代表纯洁和高尚,而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雅。诗人运用这些象征物,以家园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诗中的莲花失去了鲜艳的色彩,显得憔悴无光,园中的竹子低垂下来,减少了翠绿的阴影。这种描写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但诗人并不因此产生消沉和遗憾的情绪。相反,他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这些景物的变化,将它们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映照。

诗末的“相看恰似主人心”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深热爱和依恋。家园中的景物在他眼中不再只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与他内心相通的,正如主人心与家园一样。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园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独特感悟,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给人以静谧、宁静的美感。读者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并对家园和自然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杨昭俭(902~977),字仲宝。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华阴(今华阴市)。他是唐文宗、唐武宗时宰相杨嗣复的曾孙。出身于官宦世家,后唐长兴年间(930~933)考取进士。初任成德军节度推官,历左拾遗、直史馆,曾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为后来编《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积累了丰富资料。以修史功迁为殿中侍御史。

诗词推荐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久旱终能不失时,田家喜气吐虹霓。庞公昔日曾垂语,资福今朝更指迷。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

岁除日又暮,山险路仍新。驱传迷深谷,瞻星记北辰。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相问皆呜咽,伤心不待春。

锦屏重重锦官宫,锦官宫苑多芙蓉。芙蓉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秋风吹凉渡江浒,江上月明人笑语。举头无限是青山,富贵繁华定何许?风云变灭事已非,西宫南苑殊曩时。荒台野草气惨惨,翠筠冷雨秋离离。日暮萧声动霄汉,山鸡起舞云零乱。孤怀回首不胜情,对酒令人发长叹。

悲哉执手泣,论著谨毋忘。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

二月过荆溪,扁舟思欲迷。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柳阴嫩绿藏莺语,花径余香著燕泥。南亩十分农事好,平畴野水称耕犁。

穷居寡俦匹,园庐有余清。落叶覆荒池,疏林映高城。野田刈获尽,霜畦蔬复登。寒月无密影,中夜露气凝。是时嚣烦息,沉思方入冥。沉冥乃道真,一悟还自惊。

危机屡见剑头炊,喜及挂冠神武时。从此含藏三寸舌,算来插得几张匙。读书窗下病勤旧,攻媿庵中老住持。速办小舟频往反,及今精力未全衰。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弦索懒拈缩纤手,龙涎犹嚼口脂香。

新春风物旧山川,老大情怀一惘然。桃树不知秦世换,落花流水自年年。

片石能邀人,憩两足趼。忽逢黄冠师,对语白云巘。眼肿景物饶,恨我蓬荜远。踌躇不忍去,泉石倘可剪。

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北堂无划积,南浦有波深。春意饶芳树,晴光动翠岑。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山翠来如涌,开轩不怕深。浑疑霏雾雨,已觉湿衣襟。世事归楸局,泉声当玉琴。道八尘外越,我欲剩追寻。

君家全盛日,父子佩金鱼。太母尝甘旨,曾孙列起居。荣华既消歇,忧患欲乘除。执绋门生老,何堪数挽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