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知容诈明请陶公

月旦争推重,邦人得范模。
官资虽刺史,气味一寒儒。
简淡根真性,清廉律薄夫。
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编无。

作品评述

《挽知容诈明请陶公》是罗一鹗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请问陶公,解答其容和真实性。
国家的名士不顾重视德行,只追求地位权势。
官员虽然有刺史的职位,但他们的气质却如同冰冷的儒生。
行为简朴且真实,清廉而遵守法度。
不知道珍惜那些杰出的行为,曾被记载的史书却无法记载。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风气和社会现实。诗中提到了在当时社会中,重视功利、地位和权势的士人,与淡泊名利、廉洁自守的真正儒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诗人看来,这些追逐功名之人的气质和品行都是很低下的,不配被称为真正的儒生。他们追逐权力和地位,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绘了当时士人的两种不同风格和品行。诗人赞扬了那些简朴而真实的儒生,他们追求的是道德和真理,而不是名利和权势。与之相对的是追求功名的士人,他们的品行和气质却很低下。诗人不仅仅是表达对于这些追求功利之人的不满,也对于这个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真实和美德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价值观的质疑。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真实和值得追求的东西的思考和向往。

诗词推荐

浚极疑无底,丰棱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属何人。

流澌十月下双鱼,传得金陵一纸书。马角未寒盟语后,蝇头犹湿泪痕余。梦中暮雨题难就,镜里春山画不如。红杏碧桃千万树,待侬花下七香车。

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失身几利吻,得路已华颠。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梢梢十幅健帆风,大醉长歌下浙东。甲乙未能求将相,诗书多是误英雄。百年尽寄閒心外,万事都抛冷笑中。白面书生少奇策,不知谁建太平功。

华筵布巧。绿绕红□花枝闹。朵朵风流。好向尊前插满头。此花妖艳,愿得年年长相见。满劝金钟,祝寿如花岁岁红。

瓯越山无尽,江湖客未归。北风吹雪冷,南雁贴云飞。断路迷行迹,惊湍溅衲衣。本来无住著,何事却依依。

守节固穷匪易事,铁中谁许斗铮铮。闻道新除右仆射,难留高卧老先生。能令余党留残息,必有昌言佐盛明。我欲效颦嗟老矣,西风回首涕纵横。

文藻譬春华。飘飖若鸿飞。

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暖烟沈蕙径,微雨宿花房。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王孙深属意,绣入舞衣裳。

日暮归饮酒,儿女戏我前。须臾径三酌,据榻已欣然。老妻坐我傍,肴胾已炮煎。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秋风亭上思悠哉,想见鸣琴日日来。野水孤舟故如昨,为公长啸一徘徊。

幽趣无人会,清闲五月中。鱼跳荷叶绿,猿笑荔枝红。拨竹看新月,钩帘入好风。神仙赤松地,正恐自相通。

烟抹霜林秋欲困,吹破胭脂,便觉西风润。翠袖怯寒愁一寸,谁家庭院黄昏信。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佳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屡赞红莲幕,初分翠竹符。五迁恩始浃,三已愠曾无。冠剑空幽壤,仪容俨画图。传家有余庆,接武看诸孤。

夜窗同听雨中猿,风物凄凉异故园。旧事堪愁今懒说,相看不是解忘言。

山立翠屏开几面。画舸经行,蒲葺□□岸。想过溪门帆影转。湖光忽作浮天远。诗卷来时春晼晚。愁把钓游,佳处寻思遍。不许冷官人所贱。拘缠自叹冰蚕茧。

暮年常苦睡为祟,好事新分安乐茶。更得小瓢吾事足,山家风味似僧家。

宦薄因谋拙,心安任数奇。功名半幅纸,权利一钩丝。已作络头骥,殊惭曳尾龟。暂时深袖手,风月话襟期。

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都缘归计失平章,端恐青山笑人俗。

劝客芙蓉杯,欲搴芙蓉叶。垂杨碍行舟,演漾回轻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