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浓风二字御书赞

维圣肆笔根于天,神踪合作皆自然。
劲腴华实无以偏,春秋虽富力已全。
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
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
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

作品评述

《仁宗皇帝浓风二字御书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维圣肆笔根于天,
神踪合作皆自然。
劲腴华实无以偏,
春秋虽富力已全。
天禧资善环琦园,
只字落纸时争传。
煌煌翰墨二百年,
传家曾是金銮仙。
渡江文献仍中原,
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须瞻前,
印以忠孝钱家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岳珂为赞颂宋仁宗的书法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仁宗皇帝书法的赞美和推崇之情。

首先,诗词以“维圣肆笔根于天,神踪合作皆自然”开篇,表达了仁宗皇帝书法作品的神圣和天赋之美。仁宗的笔墨之间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他的书法不仅自然流畅,而且融合了天地之间的灵气和神韵。

接着,诗词提到“劲腴华实无以偏,春秋虽富力已全”,表现了仁宗皇帝书法的特点。他的字迹既有雄浑有力的气势,又富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任何的偏颇之处。无论是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还是描绘秋天的丰收成果,仁宗皇帝都能以全面的力量展现出来。

随后,诗中提到“天禧资善环琦园,只字落纸时争传,煌煌翰墨二百年,传家曾是金銮仙”。这部分描写了仁宗皇帝书法的影响力和传世之美。仁宗的书法作品被视为天赐的福泽,它们在传世的过程中引起了无数人的争相传抄。这些传世的书法作品,犹如煌煌翰墨般辉煌,已经流传了两百年,并且成为了家族的传家之宝,被人们誉为金銮仙。

最后,诗词提到“渡江文献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须瞻前,印以忠孝钱家钱”。这部分表达了对仁宗皇帝书法的学习和传承的意愿。诗中提到渡江文献,指的是仁宗的书法作品已经传到江南地区,仍然在中原地区有人推崇。诗人岳珂自称为繄臣,表示自己憧憬着能够望见仁宗皇帝书法的辉煌。他强调要了解书法的真正内涵,就必须向前辈学习,以忠诚和孝道的心印证自己的学识。同时,他提到了“钱家钱”,可能这里的“钱家钱”指的是岳珂自己的姓氏,也可以理解为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才华献给了家族和社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仁宗皇帝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作品的推崇和敬佩之情。诗中展现了仁宗书法的神圣、自然、全面和传世之美,并表达了对书法的学习和传承的渴望。岳珂通过这首诗词,向仁宗皇帝致以崇高的赞颂,并以自己的姓氏作为印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真挚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租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万卷旧推鸿博,一官且慰蹉跎。升平楼下赐危科。曾对颙昂黼坐。燕颔从来骨贵,鸾栖尚屈才多。今宵且共入无何。定远功名么麽。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自从若耶谿,登于君子堂。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池冰受日未全开,旋旋波痕百皱来。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

故山新寄小郫筒,春事而今一半空。儿女笑从花影外,杯盘香在水光中。泉分石溜浑罂白,病得春醅半颊红。祓禊山阴已陈迹,试将青草葄衰翁。

飞泉喷薄走虹蜺,远岫峥嵘植玉圭。若有桃花镇开落,游人应认武陵溪。

澜翻八十一年空,争讶前身是井龙。心静已成无上智,学知今复有谁宗。云生遗塔封慈相,雨溅冲泉杂定钟。几字碑阴坡老笔,声声想得旧游从。

旧岁无多日,三衢有几程。雪檐疏滴滴,泉溜响泠泠。奔走经年债,襟怀一味清。纪行吟放稳,归泳遣儿听。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

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维舟绿溪岸,绕郡白云峰。将幕连山起,人家向水重。短才无独见,长策未相逢。所幸分尧理,烝民悉可封。

龙蟠虎踞秣陵城,甬上苍官亦强名。独占高峰傲千古,夜深月照落潮声。

晚春光景亦佳哉!野老苍颜一笑开。莫问此生犹几屐,但知相遇且衔杯。偶携儿女祈蚕去,又逐乡邻赛麦回。不信年华如转毂,城头君听角声哀。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县如残寺裹荒城,僧干穷缘耐苦声。虽把慈悲供日用,可能方便徇人情。四明山背看云近,九里湾头呷水清。支遁后身偏念我,惠来诗好愧兼荣。

太傅品胡儿,樊川誉阿宜。既为诸父赏,焉用外人知。晓月家山梦,秋风客舍诗。桐城逢汝伯,一为说相思。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