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
礼容秩秩,羽舞煌煌。
肃将涤濯,祗荐芬芳。
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是唐代文人冯伉所撰写的一首诗词。诗词内容描述了郊庙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太子祈祷祝福的诚挚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在祭祀仪式中,日出时我们欢迎着太子的光临。以庄严的礼节和舞蹈向太子表示敬意。整饬衣冠,羽毛在舞动中闪烁。庄重的将士擦洗器具,只用芬芳的香品向太子献上。永远祈求太子的幸福和忠诚,深深地怀念太子的供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盛况,展示了对国家和朝廷的虔诚,表达了对太子的崇敬和祈祷。诗词笔墨简练,流畅自然,使读者感受到庄重严肃的仪式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太子的忠诚和祝福之情。

整首诗词以庄重、肃穆、隆重的氛围营造出对太子的尊崇之感,借由庙宇祭祀之礼仪和景物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朝廷的虔诚之心。透过舞蹈和祭品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仪式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太子的重要性和祝福的深远意义。同时,诗词也传递了对太子的深深怀念和最真挚的祈祷,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忠诚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郊庙祭祀仪式的描绘,以及对太子的虔诚和忠诚之情的表达,展示了一种庄重、肃穆的仪式氛围,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和朝廷的敬意和对太子的赞美。

作者介绍

冯伉,字仲咸,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知商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福州,卒于任。文辞清丽,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事见《小畜集》卷二○《商于驿记后序》及《宋史》卷四七八《冯谧传》。

诗词推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病起见庭莎,绿阶傍竹多。绕行犹未得,静听复如何。蟋蟀幽中响,蟪蛄深处歌。不缘田地窄,剩种任婆娑。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台岭论交契,天街惜别离。飞书能几到,埋璧遽成悲。旧识归樵句,愁看结局诗。紫髯无复梦,空有泪交颐。

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借问尘中有,谁为得手先。

开元留翠刻,昭代奉宸游。绿酒联杯泛,红泉满字流。澄清涵玉宇,潋滟转银钩。霄堮奎躔布,龟图洛画浮。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若许铭天德,圜青岂易俦。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江北江南一道兵,匆匆据石各论情。功成与尔游沧海,此语当初是至诚。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君行应到郁孤台,惆怅登临记昔孩。别酒尚迟三径菊,归鞍好待一枝梅。将军揖客能增价,幕府群贤定挽才。我亦方谋下吴会,未知何地得重陪。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九重方侧席,四海仰文明。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

弱羽巢林在一枝,幽人蜗舍两相宜。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水竹云山拱画图,因怀唤渡想东都。雨遗晴蝀衔西照,风遏春船入里湖,阑曲只供游子凭,林间今有隐人无。

百尺长藤垂到地,千株乔木密参天。只在郡城边。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