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东汉诸公孰最贤,南州高士独推先。
蒲轮徒枉当年聘,尘榻从教尽日悬。
吾道固应天未丧,此时争奈木将颠。
栖栖尔辈成何事,那似清风万古传。

作品评述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杰出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东汉时期的诸公中,谁是最贤明的呢?
南州的高士独自推崇先贤。
蒲轮只是徒然虚掷,年年聘请却无结果。
尘榻上度过了整日,心中挂念纷飞不定。
我坚守的道义应当得到上天的承认,
然而现实却像风中摇摆的树木。
像我们这样无依无靠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成就呢?
与清风传诵千古的伟大人物相比,我们又何止一筹。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东汉时期的杰出人物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不满与疑问。诗中透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东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诗中提到的"诸公"指的是那些在东汉时期享有盛誉的名士。南州的高士则代表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形象。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痛心疾首。

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却常常被滥用,导致了很多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士被任命。诗人用"蒲轮"来象征虚度光阴、白白浪费机会。"尘榻"则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通过这些象征和意象,诗人抨击了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坚守道义,却感觉天命未能认同自己的努力。现实的不公让他感到困惑和失望,他感叹自己和历史伟人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自己这样的人将来能有何成就,与那些留名千古的清风之辈相比,自己实在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流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思考。它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想境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文学家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贤人和南方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词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首先,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常常被滥用,导致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被任命。作者将蒲轮描述为徒然浪费年华和虚掷时光的象征。其次,"尘榻"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这一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作者坚守道义,但感觉自己的努力未能得到上天的认同。他对现实的不公和自身的困境感到困惑,认为自己无法与那些留名千古的伟人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贤人和南方高士的对比,抨击了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词充满了思考和反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普济把定,被庞公痛处一锥。直得左转右侧,前依后随。笊篱提起处,相呼作舞诗。若言依样画猫儿,定把黄金铸子期。

曾因下府识元龙,深觊归途得款从。顾我殊非黄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奉引归来春晚时,扁舟便欲访天随。都忘旧学尘埃满,顿觉新年气宇衰。遽有恩荣腾紫诏,了无功业立彤墀。先生妙句烦褒借,一夕光涵月不亏。

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长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

才得江南第一春,竹篱茅舍便精神。百花头上无相识,只有东风是敌人。

点点滴滴雨不晴,暗暗淡淡灯不明。皇天胡为贷此老,病卧垂困今已平。却惭向者力量浅,鼠肝虫臂犹关情。百年终归朝露速,一死正自秋毫轻。明朝且作山中行,青鞋已觉白云生。丰年处处村酒好,莫教湘湖蓴菜老。

两年京洛笔生埃,忽见清诗眼为开。萧洒并将秋色写,雄豪更带夜潮来。可怜拄腹五千卷,谁与浇愁三百杯。莫遗晦翁闻世事,怕教兴尽却思回。

岁杪携家客桂林,乡山万晨楚云深。瓮留腊水供春酿,梅着寒花伴晚吟。自笑老来贫不减,谁怜鬓底雪相侵。俸钱用处清无敌,半打崖碑半买琴。

显处机须隐,忙时智自閒。泥牛初出海,玉马复临关。寒水澄涵月,流云静倚山。回途分化柄,不作旧家悭。

万木含凉雨,驱马有余清。长冲带短芜,旧潦骈新萍。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墨貂裘敝君穷甚,黄犬书来我慨然。肯到越中同住否,秋深即上歙溪船。

箕冠如栉拥茅旌,谁执骍旄歃晋盟。遵海而南关气数,渡江以北少功名。火旗晻霭云藏阙,水阵周遭雪压城。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雾岛是神京。

公子思归几岁华,王孙芳草遍天涯。楼头艳曲包明月,海口新铭蔡少霞。光禄塞遥空递雁,上林枝好只栖鸦。梦中记得相寻处,东寺钟残北斗斜。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误吴宫。

开闢而来世教敷,其间雄者号真儒。修身有道名先觉,何代无人达奥区。焕若丹青经史义,明如日月圣人途。鯫生涵泳虽云外,天下英才敢厚诬。

梧桐子,看到月西楼。醋酽橙黄分蟹壳,麝香荷叶剥鸡头。人在御街游。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挺所钟兮,醇乎成质。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满卧床。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虽然王化初无外,接轸农桑畔珧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