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唐晋王祠墓(其二)》
拼音和注音
fā fèn shōu jīng quē , dāng shí jié dù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发愤:(动)下定决心,振奋精神:~图强。[近]发奋。
当时:(名)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虽然几年过去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节度:1.职官名。三国吴所设,掌管军粮。2.管辖,管理。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4.节制调度;部署。5.规则;分寸。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发愤收京阙,当时节度无。
奸雄纷割据,父子一征诛。
辇路迷秋草,陵门怨夜乌。
三垂冈上泪,老去惜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