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
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
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作品评述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
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
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书会溪郴阳瀑布图的景象。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与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于生命和丰收的赞美之情。

赏析:
首联“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通过山椒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山林的浓翠与寒冷,瀑布的倾泻如玄图般展开的气势。这里的山椒与瀑布共同构成了山水的一部分,强调了山水景色的丰富多样和变幻莫测。

接下来的两句“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通过描述山水的润泽和丰饶,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植物的茂盛。这里的“一派润”意味着大自然的滋润和充实,使得大地肥沃,万物繁茂。

最后一句“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以禾苗为象征,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祝福和赞美。禾苗上的每一粒谷粒都被赋予珍贵的意义,暗示了每一颗谷粒都是田间劳作的结晶,具有无尽的价值。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椒、瀑布、禾苗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丰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农田丰收的喜悦和祝福。整首诗意融洽,形象生动,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溢目湖山看不足,引清吟有此云房。檐牙挂月横疏影,隙眼通风度暗香。夜掩只疑和靖宅,晓开争看寿阳妆。兰兄礬弟休相怜,斗室难为纳众芳。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草满门庭隐者家,却贪禄仕醉纷华。北山不用讥猿鹤,亦有人嘲两部蛙。

风雨一樽酒,此怀人得知。三春花落后,千里客归时。浩浩人间事,悠悠身外思。君如能摆脱,林下早相期。

客路虽萍梗,心交真弟兄。悬知有时别,何忍独先行。彩服黄花酒,青云白玉京。寒蝉正凄切,回首得忘情。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汴水日夜浅,天寒霜野宽。拂衣愁叶乱,冲面北风寒。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济时吾力薄,俯仰一悲叹。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扁舟如叶片帆孤,少霁临江得句无。雨竹似人扶酒病,风松学我撚吟须。

东君不锁寻芳路。曾是莺花主。有情风月可怜宵,犹记绿窗朱户。十年空想,春风面杳,无计凭鳞羽。凄凉怀抱今如许。天与重相遇。不应还向楚峰前,朝暮为云为雨。算来各把,平生分付,也不是、恶著处。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春事无多苦未晴,数来花信过清明。都将酒债兼诗债,付与风声共雨声。燕落香泥沾纸重,蝶翻飞絮入帘轻。怀人久负南山约,纵有南山不可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半岁风埃地,终朝云水情。身兼飞锡健,眼向故山明。不改禅衣色,从来野橐轻。烦师伴猨鸟,两耳厌车声。

妖胡作逆罪滔天,翠辇仓皇幸蜀川。千载业缘磨不尽,却来邀福向金仙。

故国江都郡,繁华旧不同。衣冠移习气,鼓角动悲风。柳倚消光碧,花连野色红。放怀沽一碎,世事委狙翁。

映空微雨不成丝,约勒桃花欲动时。争奈东风有情思,晓红轻笑竹边枝。

棋枰诗课忆同堂,转首暄寒几蔀章。每叹羁离念陈迹,更因衰病感流光。亟催江鹢休停棹,已信溪禽不乱行。鱼澳芋区真好在,连宵归梦为谁长。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轻生殉知己,非是

东风入律寒犹剧,多稼占祥雪欲成。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呼卢院落哗新岁,卖困儿童起五更。白发满头能且健,剩随邻曲乐升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