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作品评述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在紫极宫门观赏州民自发举行的灯会和乐曲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山城的街道畅通繁忙,宫殿内的瑶台和紫色殿宇深邃,以及璀璨的灯花和欢乐的舞绶,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快乐的心情。诗人自比淮阳之士,以闲暇的心态倾听乐曲,颂扬乐职的价值。最后,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传播圣明的思想,使人们在欢乐中获得超越尘世的体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上元节的喜庆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人们的欢乐。诗人运用描写手法,将山城的街道和宫殿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对灯花和舞绶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视觉和音乐感。诗人以自己作为闲散之士的身份,以及对乐曲的倾听和赞美,展示了对艺术和文化的推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的力量和智慧的追求,希望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传播圣明的思想,使人们在欢乐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欢庆的节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灯会和乐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艺术和文化的赞美,并融入了对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去年泛菊醉重阳,今日谁知各异乡。落叶石阑霜信早,败荷池屋雨声凉。人情好恶花甘苦,世事荣枯草短长。别有骏雕双翮健,刚风摩透入苍茫。

斡运清神境,修完耀洞天。九层台上聚祥烟。端坐碧霞轩。开阐琼林雅宴。赏玩个中深浅。咆哮金虎戏波涛。警动未成鳌。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

东风吹春染柳条,晴花卷雪烘不消。陌头小辇轻遥遥,绿波无情漫蓝桥。小雨生寒暖犹薄,尽日无眠倚朱阁。昨夜梨云入梦香,腰肢舞困秋千索。

崛起何嫌本做僧,汉高同杰又多能。每当巡省临华里,必致勤虔谒孝陵。一代规模颇称树,百年礼乐未遑兴。独怜复古非通变,翻使燕兵衅可乘。

花影半帘初睡起,绣鞋着罢慵移。窥妆强把绿窗推。隔花双蝶散,犹似梦初回。纤指弹瓯呼女伴,出帘那共徘徊。闲将罗袖倚朱扉。楼台临水处,日午燕争飞。

仰观山模糊,俯视山历历。见卑不见高,此恨通今昔。观者笑且言,画手非用力。安知画工心独苦,世上悠悠几人识。君看白練飞,杳不见来迹。疑从九霄中,直下姿喷激。六月天无风,大暑铄金石。此景独清凉,飞雪洒石壁。此岂银河翻,馀派堕空碧。抑岂龙门决,洪波注八极。方知画者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天子时清不巡幸,只应鸾凤集梧桐。

劝酒论心夜不疲,含情有待问谁思。伫看晴月澄澄影,来照江楼酩酊时。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天幕低垂。新月弯环浅晕眉。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

传呼稳凭筍舆行,喜见漫山麦浪平。道上老农皆好语,年来瘦地有新耕。草深黄犊阳坡暖,雨过青蒲野水生。桃李阴中春事好,田家鸡犬亦欢声。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洞庭秋气运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东风吹梦落巫山。整云鬟。却霜纨。雪貌冰肤,曾共控双鸾。吹罢玉箫香雾湿,残月坠,乱峰寒。解珰回首忆前欢。见无缘。恨无端。惟悴萧郎,赢得带围宽。红叶不传天上信,空流水,到人间。

碧玉寒塘莹不流,红蕖影里立沙鸥。便当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

高空重素练,界断碧山纹。雪浪冲天下,风涛带雾分。乌尖峰顶水,驴迹岭头云。几欲乘槎访,星河没夕曛。

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洲横截两溪分。长官日永无公事,卧听滩声看白云。

蹙罗红线贤紧,鎔蜡粉须黄。野寺花开日,平畴稻熟香。曾陪红药省,相对紫薇郎。尚忆丝纶合,新秋雨露凉。

不作新诗只改诗,当家功用亦几希。全牛迎刃未能解,六鶂遇风先退飞。欲脱规模还似旧,枉教躯干不曾肥。何如尽付红炉火,免使群公说是非。

千里风云契,一朝心赏同。意尽深交合,神灵俗累空。草带销寒翠,花枝发夜红。唯将澹若水,长揖古人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