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其二)》
拼音和注音
dōng nán shān shuǐ shī yán sè , yī xī qiū fēng lái shàng j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水:1.山上流下来的水。2.山和水。3.指山水画。
东南:东南dōngnán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南山:1.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2.县名。在广东省汕头市西南。3.《诗经.齐风》的篇名。共四章。
一夕:1.一夜,一晚。2.指极短的时间。
上京:1.京师、首都。2.中国。3.地名。4.到京城。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天柱倾,天不晴,白髯使者东南行。
东南山水失颜色,一夕秋风来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