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
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作品评述

《放言五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的旅行经历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
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旅行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描绘了作者长途跋涉的旅行场景。万里先行脚意味着作者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脚步坚定。三家晚闭关则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

接下来的两句“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诗入海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广泛传播,影响更多的人。而史藏山则象征着作者将自己的诗歌珍藏于山林之间,寄托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珍视。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旅行和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阻碍时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传承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病起见庭莎,绿阶傍竹多。绕行犹未得,静听复如何。蟋蟀幽中响,蟪蛄深处歌。不缘田地窄,剩种任婆娑。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台岭论交契,天街惜别离。飞书能几到,埋璧遽成悲。旧识归樵句,愁看结局诗。紫髯无复梦,空有泪交颐。

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借问尘中有,谁为得手先。

开元留翠刻,昭代奉宸游。绿酒联杯泛,红泉满字流。澄清涵玉宇,潋滟转银钩。霄堮奎躔布,龟图洛画浮。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若许铭天德,圜青岂易俦。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江北江南一道兵,匆匆据石各论情。功成与尔游沧海,此语当初是至诚。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君行应到郁孤台,惆怅登临记昔孩。别酒尚迟三径菊,归鞍好待一枝梅。将军揖客能增价,幕府群贤定挽才。我亦方谋下吴会,未知何地得重陪。

花头素片剪成冰,叶背青琼刻作棱。珍重儿童轻手折,绿针剌手却渠憎。

九重方侧席,四海仰文明。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

弱羽巢林在一枝,幽人蜗舍两相宜。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水竹云山拱画图,因怀唤渡想东都。雨遗晴蝀衔西照,风遏春船入里湖,阑曲只供游子凭,林间今有隐人无。

百尺长藤垂到地,千株乔木密参天。只在郡城边。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