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

爪距深藏独露冠,紫茸簇出弄清寒。
五更月下朦胧看,只欠一声惊夜阑。

作品评述

《鸡冠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师成。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爪距深藏独露冠,
紫茸簇出弄清寒。
五更月下朦胧看,
只欠一声惊夜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花朵的美丽和神秘。诗人以鸡冠花为题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特点和夜晚的情景。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首联写出了鸡冠花的特点:花朵尖锐的花瓣像是隐藏在爪距中,并且冠状的花朵上有着紫色的茸毛,形成了一种清寒的美感。这种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的花境。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在五更月下观赏鸡冠花的情景。月光的照射下,花朵在模糊的光影中若隐若现。这种模糊的美感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氛围,也使读者对花朵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末句以“只欠一声惊夜阑”作为结束,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期待。这句话意味着在静谧的夜晚,只缺少一声惊叹来点亮夜晚的寂静。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期待生命中的奇迹和突破。

整首诗词通过对鸡冠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花朵的美丽和神秘,诗人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使人们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推荐

云垂垂。雨霏霏。只恐今年花事迟。不然孤负伊。燕飞飞。柳依依。有个人人倚翠扉。深攒双黛眉。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屡废招呼定可人,岂嫌昏暮叩门频。不来醉我倾家酿,反更分渠饤坐珍。

走马温汤直隼飞,相逢矍铄理征衣。军中得力儿男事,入驿从容见落晖。

维溪插架三千轴,葺茝纫兰得自娱。会须握手论活法,静看碧水生玄珠。

白马何方来,青丝红锦鞯。手持省府檄,身著从事衫。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一见为鸾凤,不肯为鹰鹯。视民如有疾,见客似无官。疲民得贾父,僻壤戴苏天。群情有欲愬,百口难具宣。君来五阅月,熟察民颠连。严为浙偏垒,淳在严万山。按图览舆地,邑境若斗然。一分布阡陌,九分

一雨百忧集,好山空杖藜。偶从樵采去,言访石林栖。屋角蜘蛛网,檐牙燕子泥。留欢对新旭,不道夕阳西。

日暮上帘钩,春花压翠楼。忽闻宣召急,罗帕掩箜篌。

栽花图作看花人,谁料花开不及春。昨夜狂风今夜雨,为花落得两眉颦。

春归莺老禁无音,天数红芳著意深。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青松路径白云关,有客来寻半日闲。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花随流水去悠悠,几日伤春欲白头。絮系游丝肠百结,瓣浮细雨泪双流。秋千院落人孤立,杜宇枝头月一钩。过眼韶光无计挽,年年空抱别离愁。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睡思厌厌莺唤起。帘卷东风,犹未堪梳洗。眼细眉长云拥髻。笑垂罗袖熏沉水。媚态盈盈闲举止。只有江梅,清韵能相比。诗酒琴棋歌舞地。又还同醉春风里。

翅轻於粉薄於缯,长被花牵不自胜。若信庄周尚非我,岂能投死为韩凭。

仙翁有兰癖,肆意搜林坰。负墙累为台,移此万紫青。九畹与九层,异世皆可铭。收拾众妙香,逍遥醉魄醒。孤几光风度,开帘皎月停。门前勿通客,翁续离骚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