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
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
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

作品评述

《和陶赠羊长史》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不是皇甫谧,我的门人像挚虞。
我不常带着两瓶鸱酒,却肯借出一车书籍。
我希望能让海外的士人,观看经书如同鸿都一样庄严。
结发之交事文史,俯仰间能引申六十个比喻。
老马不愿再放养,长鸣表示思念舆车的服役。
因此我知道,根源和尘埃都在,难免遭受疾病和药物的困扰。
想起你千里迢迢的行程,历经坎坷仍有所徘徊。
好学的真实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
这本书早已熟悉,拯救我如今的荒芜。
却惭愧于桑榆之下,久已厌倦诗书的娱乐。
奏赋的能力因病而未能,随着岁月,我的草书越发潦草。
尚需与杨墨相距,稍作惩戒荆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给名士羊长史的赠答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诗中苏轼自谦非皇甫谧,皇甫谧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以他的才华和成就为标杆,而苏轼则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及他。他提到自己的门人如挚虞,挚虞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表示自己的门人也都有着深厚的学识和品德。

苏轼在诗中提到自己虽然不常带酒,但愿意借出一车书籍,表明他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学识。他希望海外的士人能像鸿都一样庄重地观看经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许。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结发之交事文史来形容自己和友人的交情,表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同结发之交,非常亲密。他说自己能引申六十个比喻,显示了他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才情。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提到老马不愿再放养,长鸣表示思念舆车的服役,暗示他希望友人能再次回来,一同从事学问事业。他也承认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有病需药,但他仍然思念着友人的到来。

最后,苏轼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自己状况的反思。他称友人的学问是真实的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显示了他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对诗书的厌倦和奏赋能力的衰退,感叹岁月的流逝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
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
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

《和陶赠羊长史》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并非皇甫谧那样的人,而我的门徒们如同挚友虞伯一般。
我不常带着两瓶鸱酒,却愿意借出一车的书籍。
我希望能让海外的士人,像鸿都一样庄严地研读经书。
我们结发之交,事关文史,互相启发,六十个比喻都能引申出来。
老马不再适合放养,长鸣表达了对役使车辆的思念。
因此我知道,根源和尘埃都在,疾病和药物难以避免。
我怀念着你千里行程的足迹,历经艰辛却仍徘徊不前。
好学才是真正的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
这本书已经熟读多时,拯救了我如今的荒芜。
然而我感到惭愧,桑榆之下时光已迫近,我厌倦了诗书的娱乐。
因病未能展示才华,我的草书也变得越发潦草。
尚需与杨墨相距,稍作惩戒荆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给羊长史的赠答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他自谦非皇甫谧,皇甫谧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及他。然而,他赞美自己的门徒们像挚友虞伯一样亲密。他虽然不常带酒,却愿意分享自己的书籍,表示自己乐于与人共享知识。

苏轼希望海外的士人能像鸿都一样庄严地研读经书,显示了他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望。他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结发之交,互相启发,能够引申出六十个比喻,显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才华。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提到老马不再适合放养,长鸣表达了对役使车辆的思念,暗示他期待友人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手挼红杏醉繁香,回首春前梦一场。便与经营百船酒,再来应是菊花黄。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天公真富有,膏乳泻黄壤。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未任筐筥载,已作杯案想。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为。蜩蝉饮用露,蜕上高高枝。卑高慕其仙,飘飖安可追,倘令智相及,无羡亦无悲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况潮

天气冷涵秋,川长鱼正游。虽知能避网,犹恐误吞钩。已绝登门望,曾无点额忧。因思濠上乐,旷达是庄周。

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蔕上香。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落日犹半野,闲来潭上游。非因恋幽赏,聊欲散烦忧。澄波鱼棨夕,荒竹鸟吟秋。不是愚溪上,胡为吾久留。

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白白与青青,日映风前酒。归去也如何,路上休回首。各自做新年,柳袅梅枝瘦。

十年不到雪峰山,寂寂春风昼掩关。千载祖师无尽意,门前流水绿回环。

马如游龙车若水,刘郎周郎玉相倚。柔风暖日故蒸春,紫燕黄鹂自相语。先生染笔写乌丝,美人持杯唱《金缕》。醉来为爱落花多,急扫苍苔坐红雨。

椒房懿德庆源同,环佩雍容冠六宫。妆罢朝元无一事,关雎诗咏二南风。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

云疊已实,玉爵有舟。荐于灵籍,儜乃神休。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委质承仙翰,祗命遄遥策。事偶从梁游,人非背淮客。长驱历川阜,迥眺穷原泽。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积。雨馀林气静,日下山光夕。未攀丛桂岩,犹倦飘蓬陌。行当奉麾盖,慰此劳行役。

旅食缫衣馆,飘蓬怳自迷。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愁暮空庭雀,惊晨别野鸡。故人何处在,依约玉绳西。

子到铅山我信州,笋舆轧又归休。数程细雨斜风路,一片落花啼鸟愁。何必便为阮籍哭,不来相伴赤松游。他年月日到蓬莱去,一粒金丹汝去不。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刘季开基主,周昌托子臣。不能活如意,何况戚夫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