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
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
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作品评述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是一首唐代张籍的诗,诗人以送别朱庆馀为主题,描绘了他归乡的道路遥远、家乡的自然景色以及州县官员争相邀请他留下的景象。

中文译文:

东南归路远,
几日到乡中。
有寺山皆遍,
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
野气稻花风。
州县知名久,
争邀与客同。

诗意和赏析: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以送别朱庆馀为背景,通过描绘朱庆馀归乡之路的艰难和家乡的景色,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留恋之情。

诗中的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表明了朱庆馀回家的路程遥远而漫长,借此展示了他在外求学的辛苦和追求。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描绘了归乡的路途上充满了寺庙和山川的景色,凸显了家乡的宗教氛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的湖泊和稻田,展示了秋天的湿润和丰收的季节。这些自然元素带给人们的感知,使诗中的家乡更加丰富多彩,令人陶醉其中。

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表明朱庆馀在州县间已经赢得了知名度,并且得到了官员们的争相邀请和款待,彰显出他的才华和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朱庆馀归乡路上的景色描绘,再结合对他在外求学的辛苦和成就的赞美,体现了对他的羡慕和祝福,并借此展示了家乡的美丽和官员们对他的赞赏,情感深厚,诗意深远。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二十年前旧诗友,子居仲谦真耐久。少时怀抱易过逢,老去云林难聚首。去年广垫得子居,论心岂但相煦濡。咫尺仲谦招不得,有园日涉将毋娱。风吹原头动春色,招携肯为山翁出。恰恰子居来日来,岿然暮展遥天碧。

伏日每苦热,古来亡事侵。尝闻东方朔,割肉趋庭阴。百职当早罢,将畏赫日临。我无归遗人,怀念空沾襟。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万国诸侯振玉珂,踏云朝会雪初过。欲闻凤管天边度,数听鸡人楼上歌。放仗旌旗方偃亚,回头宫阙更嵯峨。谬陪王属曾何补,泛泛惭同上下波。

生世何用早,我已後此翁。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先朝群玉殿,冠佩环群公。神文焕王度,喜色见天容。御榻谁复登,帝书元自工。黄绢两大字,一览涕无从。似欲托其子,天意人与同。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集古一千卷,明明

滦江江上水悠悠,送客江边莫上楼。五岭瘴高烟蔽日,两孤云湿雨鸣秋。丰城剑气东南起,合浦珠光日夜浮。祭罢鳄鱼归去晚,刺桐花外月如钩。

薄雾轻烟柳际浮,阶前细草绿初抽。年年春事年年恨,一担担来是白头。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昔别青衿子,今为白发翁。此行何日见,多难向来同。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风尘莫回首,留眼送归鸿。

暮年骥足聘青云,更喜文星耀一门。观榜同登父与子,策名重见祖和孙。偶然盛事酬先志,賸有奇芳在后昆。我亦瀛洲连步者,相蕲忠孝报君恩。

温柔之教,政治之源。瞽能诵兮可以谏,士不学兮无以言。盖成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布袜青鞋得远寻,四边卧石护清深。从他照破千人胆,容我论交一片心。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无路是赵州,老将足机筹。关南并塞北,当下一时收。

妙觉慈生主,身云莹碧霞。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无车脸心普,分形应类差。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处处传消息,头头感叹嗟。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谤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

夕阳雁影江天,明月芦花醉眠。乞我烟波一叶,伴君西塞山边。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船泊邳州古岸傍,斜风细雨送昏黄。美人十二船中坐,犹把金猊炷好香。

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