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作品评述

本篇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从诗中所写景物表现出来的新鲜感看来,似为他初贬岭南时所作。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闽嶂”本指闽地的山岭,有时也可用作“岭嶂”的意思,泛指南国的山岭。这里用以借指从始兴县的江口地方至虚氏村途中经过的高山峻岭。“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是汉高祖时南越王赵佗在广州越秀山上所建的台榭。从诗题看,当时诗人已经抵达虚氏村,村子离动身地点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内,距离广州尚有数百里之遥,是无法望见越王台的。所谓“望”,只是瞻望前途的意思。“宿云”是隔宿之云。《庄子·逍遥游》写大鹏鸟,说它“翼若垂天之云”。这里见云而生鹏翼的联想,句意只是说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第四句,古人以为,月亮的盈亏与蚌蛤的虚实相统一,月圆时蚌蛤实,月亏时蚌蛤虚。所以,诗人由“残月”而生“蚌中开”的联想。宋之问与沈佺期一样,上承齐梁余绪,讲究词采声律,从“宿云”二句的铺张笔法中,也可想见其“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本传)的诗风。

  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薜荔”是一种木本蔓生植物,常绕树或缘壁生长。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桄榔”则是一种亭亭玉立的乔木,与蔓生的薜荔对举,构图相当优美。加之碧苔依树,古色古香,与“薜荔”句表现出来的盎然生趣亦复形成鲜明的对照。“桂香”句既为画面添枝加叶,又使淡淡幽香透出画面。句中的“裛”,通“浥”,打湿的意思。在上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黑毛猴子攀附着树枝在叫唤,翡翠鸟衔着花在飞来飞去。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其动人了。

  读到最后六句时,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前面的铺排绘景是为了后面的写情抒怀。“南中”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虽”字是句中之眼,转出后面的许多文章。“北思”句直承“虽”字。从末句的“故园”可知,诗人的“北思”是思念故乡而非朝廷。“鬒(zhěn诊)发”,黑发。“鬒发”二句说明贬谪对他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暗示官场的荣辱无常,更增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末两句的感情直承“鬒发”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直抒胸臆道:何时能走向返回故乡的路呢?“剪莱”,即除草。“行剪故园莱”,与谢朓“去剪北山莱”、王绩的“去剪故园莱”同义,都是要归隐田园的意思。从文势上来说,最后六句浑然一体,同时又有内在的节奏。比之于水势,“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峡,大起大落,“鬒发”二句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至末两句化成一片汪洋,隐入无边的平芜之中。

  此诗用词的艳丽雕琢与结构艺术的高妙,可以使我们对宋之问诗风略解一二。诗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诗人不惜浓墨重彩去写景,从而使所抒之情越发显得真挚深切。然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的价值倒不在于诗人抒发了何种思想感情,而在于诗中对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绘。诗人笔下的树木、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统一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特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陈志明)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诗词推荐

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我兴视夜不复眠,坐看朝暾浴虞渊。开窗清风来穆然,拂几洗研整蠹编。火云崔嵬忽满天,安得羲和徐著鞭!

东路归梁懒,黄流下汴深。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见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云惹低空不更飞,班班红叶欲辞枝。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连作湖山五日游,沙鸥惯识木兰舟。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凤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叶雕非一日,盛夏则已然,一叶复一叶,及此摇落天。晨起坐堂上,散若飞鸟翩,昔时可藏鸦,今欲不庇蝉。顾视庭中草,亦复非阡眠。百谷秋皆成,是谓造化权。岂为草木计,而欲求两全?物理贵见微,勇退差为贤。

读书台南山绕屋,恰如万簪削青玉。读书台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跃万波。台边高人子刘子,架楼南北山围里。醉中领客上上头,忽惊平地翠浪浮。一浪抛云入天半,众浪翻空湿银汉。砰轰打到栏干前,天跳地踔乾坤颠。主宾拍手呼钓船,定眼看来还不然,只是南北几点山。

园门当路掩清华,乔木灵根裹翠霞。地拥楼台齐葛岭,天分香影傍林家。中兴勋将曾营业,外邸王孙且看花。月色水光三十里,何人来此泛仙槎。

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靖州太守诗自佳,留连浊酒看残花。涧上久矣无此乐,落拓尤怜云月家。

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想得俗流应大笑,不知年老识便宜。

夏日乏絺葛,冬来无衾裯。况复窜炎荒,令人生百忧。空城舞狐狸,深林鸣鸺鹠。此邦无足恋,聊为薪水留。枯枝煮寒泉,大灶声飕飕。老盆深注汤,徐以双骹投。沃久意痛快,絷维今脱鞲。须臾膏液上,两踝暖气浮。生平苦寒痹,一洗皆已瘳。登山不须扶,跳梁逐狙猴。

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舴艋舟轻暖欲酣,鸬鹚杓重老何堪。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诸生旧短褐,张目视寇雠。高义终焉在,白骨更何忧。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简要提撕,知音罕遇。事无一向,理出多门。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