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潇湘神·斑竹枝》
拼音和注音
bān zhú zhī , bān zhú zhī , lèi hén diǎn diǎn jì xiāng sī 。
翻译及意思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
词语释义
竹枝:1.竹子的小枝。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斑竹:(名)又叫湘妃竹,茎上有紫褐色的斑点。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点点:1.小而多。2.一点点,形容小或少。3.形容雨水一点一点的落下。4.形容小而多。
泪痕:(名)眼泪流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