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郢州崔守八首

牙板声中敛翠眉,时应歌我遣怀词。
岂知薄宦飘零去,无复风情似旧时。

作品评述

诗词:《寄郢州崔守八首》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牙板声中敛翠眉,
时应歌我遣怀词。
岂知薄宦飘零去,
无复风情似旧时。

诗意:
这首诗是陈造写给郢州的守八先生的八首寄语之一。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思念之情。首句描述了守八先生咬着牙板时眉头微蹙的情景,接着诗人自言自语,说自己应该用歌曲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作者感叹道,他并不知道自己薄弱的身份地位会让他漂泊流离,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拥有自由自在的风情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去风光的怀念。牙板声中敛翠眉一句巧妙地描绘了守八先生的神情,展示了细腻的观察力。诗人的自言自语则透露出他对守八先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因为身份的变迁让他失去了过去的自由和风情。整首诗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时光变迁中的遗憾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情感内敛和对友谊的珍重。通过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遗憾。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相契合,体现了他们对内心情感的抑制和深思的态度。整首诗意味深长,读来令人回味,展示了陈造独特的诗境和才情。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礼文备矣,肃肃无哗。金石谐节,圭壁光华。粢以告礼,本以告嘉。锡兹福祉,以泽幽遐。

笔势奔腾决大川,谈锋激烈敌丁年。花开共入长春苑,柯烂争看不老仙。西笑君先听汉履,上征我未拍洪肩。从今日日亲渔钓,恐有三贤尺素传。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道学人争说,躬行少似君。中悯惟至一,馀事亦多闻。湖广规模远,濂伊讲习勤。平生忠与敬,彷佛在斯文。

君归意定气逾平,莫学秋虫泣露声。少日斲凋须妙指,莫年深稳见真情。为邻古井无波日,试挈铜瓶待月明。独抱斯文慰幽寂,莫辞万象与逢迎。

困来两眦似胶黏,底怪吴人号黑甜。安得他生不识字,朝朝就日卧茅檐?

贡包分自浙西东,函谷金城在眼中。泛酒煎茶俱惬当,满前腊雪化春风。

二址玄门尽扫除,太虚寥豁月轮孤。翻身直透威音外,著得狂花翳眼无。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首岁融春卜有秋,晓行犹自索貂裘。身閒暂脱微官缚,市隐何如此地幽。一水相望三里近,十年重到片时留。买田拟作终焉计,直是飘然不系舟。

圣人嘉异种,移对诵弦堂。双本无今古,千年任雪霜。右旋符地顺,在纽象乾纲。影覆诗书府,根盘礼义乡。盛同文不朽,高与道相当。洙泗滋荣茂,龟蒙借郁苍。毓灵全木帝,钟秀极勾芒。气爽群居席,烟凝数仞墙。阴连槐市绿,子落杏坛香。布露周千尺,腾凌上百常。傍欺泮林小,远笑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江南载酒平生事。游宦如萍寄。蓬山归路傍银台。还是扬州一梦、却惊回。年年后土春来早。不负金尊倒。明年珠履赏春时。应寄琼花一朵、慰相思。

兀坐镇长行,孰人知此情。竹风轻有韵,岩溜细无声。岌岌三山秀,依依片月明。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