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令卷

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
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
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
颠倒文字间,使吾心扰扰。

作品评述

《答张令卷》是宋代文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甥侄像舅舅,舅舅的诗作却很少。
古老的意境源自河源,新声如春鸟一般变幻。
读来从未感到疲倦,十次读不及一夜之晓。
文字颠倒间,使我的心乱翻。

诗意:
这首诗以应对张令卷的请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甥侄(指张令卷)的赞赏以及对张令卷诗作数量稀少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张令卷的诗承袭了古人的意境,但又有新的声音和变化,如同春天的鸟儿一样生动活泼。诗人读了张令卷的诗后,深感其诗才之佳,读之不厌倦,多次阅读也难以及得天明。同时,诗人也提到了文字颠倒的情景,表达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乱翻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卷诗作的赞赏和感叹。首句“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暗示了张令卷的才华,以及他与舅舅在诗歌方面的相似之处。接下来的两句“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描绘了张令卷诗作的特点,既有古人的意境,又有新的鲜活感。随后的两句“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卷诗作的喜爱之情,读者读之不厌倦,多次阅读也难以及得天明。最后一句“颠倒文字间,使吾心扰扰”描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文字颠倒所带来的困惑和心乱翻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和韵律感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张令卷诗作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读者在阅读诗作时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古意和新声的对比,以及文字颠倒的描写,诗人在诗中展示了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山实杨州镇,人逾浙水来。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全家豆种晚逾良,粒粒肥甘荚亦香。记得白斋诗句好:满园秋兴过南庄。

春城回首树重重,立马平原夕照中。五凤灰残金翠灭,六龙游去市朝空。千年王气浮清洛,万古坤灵镇碧嵩。欲问向来陵谷事,野桃无语泪花红。

来往通家不厌频,青山心性白云身。阴林石溜风传语,霜月溪梁水写真。岁俭鱼鲑难猝致,天寒乌鸟自相亲。燎炉薪暖糟床响,随分欢留作好春。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怀人同。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漫须论住后,只拟到来初。树冻花从里,烟寒柳任疏。饭因饥乌施,偈为老农书。尽慕居穷谷,深村可不如。

暮云天北,趁归鸿说与,病中消息。望故国、千尺胡尘,叹零落锦囊,枉抛心力。绝塞冰霜,早催换、春风词笔。想吟残烛影,湿透墨花,彩笺无色。  京华古欢已掷。念过江意绪,同是愁客。算此日、馀泪无多,便伤别伤春,忍教轻滴。满目山河,且留向、新亭悲泣。漫关心、断肠旧句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咫尺青山晓未分,旋开还吐尚纷纷。烟云变态有如此,安得斯奇付大文。

壮年往赞海陵公,切莫哦诗欢负侬。妻子父兄皆上禄,民人社稷尽天工。税存产去须勤割,陂坏田荒与细通。日暮归来念此哲,尚应无面著惭红。

闻汝归舟到,相迎只恐迟。方当见时喜,还忆别时悲。

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一带青烟护白溪,溪流横截路东西。早春晴日自风度,岭树数声春鸟啼。

买来新兔不论钱,钓得鲜鳞细柳穿。野店浑头更醇酽,一杯放手已醺然。

大道已沦谢,世情那可论?所经新传舍,多是故侯门。路险豺狼恣,山空鸟雀喧。余生亦何幸,注目合忘言。

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鄠郊陪野步,早岁偶因诗。自后吟新句,长愁减旧知。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鬓不衰。

将喻红炉火裹莲,精金百煅转光鲜。居尘不染随宜用,始觉松风解说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