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子开従驾二首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
清庙幸同观济济,丰年喜复接陈陈。
雍容已餍天庖赐,俯伏初尝贡茗新。
辇路归来闻好语,共惊尧颡类高辛。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従玉宇来。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学士班近执政。
)道傍倘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次韵曾子开従驾二首》,描写了作者随行观赏皇帝巡幸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槐街绿暗雨初匀,
瑞雾香风满后尘。
清庙幸同观济济,
丰年喜复接陈陈。

清晨,槐街上绿意蒙蒙,细雨初停,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雾气和花香,弥漫在行进的车马尘埃之中。
幸运的是,我能够与众多官员一同在清静的庙宇中观看这盛大的巡幸场面,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
今年丰收,我感到欣喜,又接连看到了一片丰盛的景象。

雍容已餍天庖赐,
俯伏初尝贡茗新。
辇路归来闻好语,
共惊尧颡类高辛。

皇帝的仪态庄重端庄,他已经品尝到了丰盛的宴席,而我俯伏在地,第一次品尝到了新鲜的贡茶。
在返回的辇路上,我听到了人们的赞美之词,大家都惊叹皇帝的智慧和能力,他被比作古代传说中的尧和高辛。

入仗魂惊愧草莱,
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
习习风従玉宇来。

当我走进宫廷,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惭愧,就像是从草莱中走出来一样。
突然间,一声清脆的号角响起,九座城门敞开。
阳光照耀下,金色的马车在阳光中转动,微风从玉宇间吹来,给人以清新和舒适的感觉。

流落生还真一芥,
周章危立近三槐。
(学士班近执政。)
道傍倘有山中旧,
问我收身早晚回。

我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流落在外,但是能够生还并且有机会参与这样的盛事,实在微不足道。
周围的人们都忙碌着,而我却有幸站在附近近距离观察。
(学士班近执政。)这句话提到了学士班,意味着作者自己的身份,说明他是一个官员,离执政的位置已经很近了。
如果在道路旁边有山中的老友,问起我何时能够回去,我只能回答未定。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皇帝巡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景仰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对宴会盛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皇帝和官员们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无奈和迷茫。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自己处境的思考,以及对回归平凡生活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皇权的讴歌与对丰收的庆贺,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内心对自己身份和未来的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词是作于宋代,苏轼是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大多充满了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风貌的观察和思考。这首诗词也不例外,通过对巡幸场面的描绘,折射出当时朝廷的繁荣和皇权的庄严,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和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旧馆森然松栝宫,耦耕今在墓田东。莺迁北郭求时鸟,鲲徙南溟语夏虫。鸟鹊不劳三匝绕,鹪鹩仍占一枝同。君家突兀千间厦,大庇欢颜在此中。

绿肥红瘦忆当时,年少朦胧慕燕儿。金缕歌中无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鹏程塌翼飞花谢,萍叶开心碎骨施。廿载龙沙应念我,他年笔下可抽丝。

丘公已殁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蚤志周程学,期窥孔孟心。人千行马贵,我爱隙驹阴。秋树檠苍干,霜空耸翠岑。一生迂事业,造物作知音。

山栖天与癖,酒复甚所爱,虽云惭黄绮,亦慕嵇阮辈。失脚落人间,二事略皆废。晚归卧云壑,谓此在券内,如何疾屡作,大与初意背?好山虽在眼,动步辄有碍;酒戒复坚持,如堤忧蚁溃。何以遣余年,闭户淡煮菜。

此庵非小亦非大,堪笑石送空捏怪。不知法界邓此庵,强谓此庵含法界。而今欲识住庵人,万象这中独露身。妙喜为写此庵榜,要与太虚近邻。

林光漏日烟霏湿,鸬鹚簇立春沙碧。湘竿击水雪花飞,鸬鹚没入春溪肥。银刀拨刺争三窟,乌兔追亡健于鹘。搜渊剔薮无噍类,余勇未厌心突兀。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

树小都来三尺长,撩人那得许生香。隔窗只道花如簇,才是梢头一粟黄。

亭亭金步摇,朝日明汉宫。当时好光景,一似此园中。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造膝纳

方壶小有人谁到。底事春知早。使君和气粲如花。更筑百花深处、驻春华。云关远枕苕溪浅。未放归怀展。看残红紫绿阴斜。鸾凤干霄却上、玉皇家。

味重带新驰驿贡,花旌难老隔年芳。

春水方生秋又残,上流无处避风寒。杜鹃飞向东南去,怕见如今蜀道难。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昼永常支枕,宾来旋整冠。日筛槐影细,风撼竹声乾。壤沃耘耕少,人閒赋敛宽。近知田舍乐,不记昔为官。

云雨黄昏无处所,虚亭凉色满空江。客中良夜秋三五,水底青天月一双。露气凝珠依玉树,桂花飞霰落银缸。相看况有同心在,弄影酣歌坐竹窗。

一池春水绿萦回,池上梅花暖自开。想见温泉初出浴,六宫遥指太真来。

祗为分尤辍近臣,不应持久费经纶。暂来制阃无多日,归去朝天及早春。红旆绿油生羽翼,落霞秋水动精神。行行但说长安近,辜负攀留几许人。

虎士开阊阖,鸡人唱九霄。云移银阙角,日转玉廊腰。箒动川收潦,靴鸣海上潮。舞袍沾宿润,拜笏拥残飘。赐饮人何乐,归嘶马亦骄。低徊但忘食,吟咏得逍遥。

暮宿东溪一草堂,倦和衣屦卧胡床。梦随鸾去辽天阔,夜到鸡鸣划地长。早起不须禽为唤,多忧谁谓草能忘。清閒却愧毛南仲,醉卧西窗一枕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