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薄寒

旧傅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锺。
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

作品评述

《至日薄寒》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旧傅冬不到南中,
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
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
排遣清愁酒一锺。
不是梅花开独早,
似怜北客老相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诗人首先提到过去的冬天没有到达南方,而今年的冬天稍稍降临了南方。阳光透过窗帘温暖地照射进来,吹动着红色的窗帘,皱纹起伏不定。霜桥上行走的人踏步声清冷,仿佛是白色的绸缎在轻轻摩擦。裁缝辛苦思索了一千首诗,用一杯酒排遣内心的忧愁。诗人说,不是梅花开得太早,而是他似乎怜悯北方的客人,因为他们年纪渐长,相逢的机会越来越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情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窗帘和霜桥的描绘,将冬天的寒冷感触传达给读者。裁缝苦思诗千首,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努力和对情感的宣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客人的怜悯之情,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老身偶不饮,终夜不能眠。客枕味最恶,客肠思欲穿。一夕饮逾量,终日不能起。虽非必死病,亦有可死理。愚者稟气浊,贤者稟气清。保此元神者,无以物丧精。惟酒足忘忧,无之固不可。少饮固自佳,过饮将杀我。

嫁作商人妇,牙筹学算商。元来有胎教,生子肖弘羊。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自愧材猷不足观,独于忠义死能干。于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眼到北盟常揾血,话残南渡欲冲冠。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

鸡职在司晨,犬职在守御。二者皆有功,一归于报主。我饥亦享食,我寒亦受衣。如何无纤毫,功德补于时。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文阵曾惊贤士关,青衿袖手仰登坛。当年声价辉暘谷,晚节清贫奈岁寒。地下修文屈颜子,人间谈易失丁宽。传家赖有千人杰,三接天衢不作难。

五杂组,山雉羽。往复还,江头路。不得已,贵臣去。

雨过池塘路未乾,人家桑柘带春寒。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行吟不得束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驱帚水争沟口,卷帘日款屋山。饥燕痴儿叫怒,拙鸠去妇复还。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

堪笑南泉老古锥,住山情况了无依。解使木人来买米,和光风月正先知。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供依依。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

小槽春酿香红。良辰飞盖相从。主人着意在金钟。茗碗作先容。欲到醉乡深处,应须仗、两腋香风。献酬高兴渺无穷。归骑莫匆匆。

山留盘瓠迹,洞有秦人书。

多年会镇翠微西,钟鼓声中好品题。见大不嫌山寺小,立高应笑世人低。扫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栖。最与老天相狎处,无边风月省提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