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谷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作品评述

《赠潘谷》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潘郎清晨跨过河阳春,
明珠和白玉震惊了城中人。
谁知道他仰望着马蹄下,
心中装满了一斛泥土与尘埃。
何如墨潘那样穿着破褐衣,
叮叮当当地敲击着玄色笏。
布衫墨黑,手如龟壳般古老,
却没有损害冰壶中秋月的储存。
世人注重耳目之前,
局限于张李争夺美貌。
一旦进入海洋寻找李白,
只能空看人间的画墨仙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潘谷的赞赏和思考。潘谷是一个普通人,清晨穿过河阳春水,身上的明珠和白玉引起了市井人的惊叹。然而,潘谷内心深处所装载的是一颗朴实无华的心,他的胸怀与泥土和尘埃一样丰盈。苏轼通过对比,抒发了对纷繁世俗的不屑,将潘谷与墨潘和李白进行对比。潘谷虽然身份平凡,但他的内在品质比外表更加珍贵。诗人认为,世人过于注重外貌和权势,对于真正的才情和境界视而不见,只有当我们超越凡俗的眼光,不再追逐表面的美貌和名利,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文学艺术之美。

赏析:
苏轼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潘谷内在的高尚品质。潘谷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品行和胸怀却超越了世俗的追求。与之相对比的是墨潘和李白,墨潘是一个穿破褐衣的书生,而李白则是文人墨客的代表。然而,在苏轼的眼中,潘谷的内心世界比墨潘和李白更加宝贵和真实。诗中的冰壶贮秋月一句,表达了潘谷内心的富饶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呼应了诗人对于真正的价值和美的追求。诗人批判了世俗的眼光和标准,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浮华,去发现和欣赏那些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的人和事物。这种追求和思考也与苏轼自身的境遇有关,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但他的文学才华却不受局限,展现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传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权助天生杀,才随道卷舒。百官冯整肃,万物待吹嘘。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嘉谋常启沃,谏草旋焚如。赤子方安枕,黄巾

修篁万个玉生烟,芳木千名花欲语。

牵牛篱落蛙池雨,甑有新炊圃有蔬。团聚秋来少烦恼,只羹藜苋莫羹鲈。

茫茫宇宙几分离,晚识真人历数归。五闰都无半义土,清风千古一麻衣。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我车既好。我马既(左马右阜)。君子爰猎。爰猎爰游。麀鹿速速。君子之求。弯弯卤弓。弓兹以时。我驱其畤。其来趩趩。(左走右害口换罒心)(左走右害口换罒心)炱炱。即御即时。麀鹿趚趚。其来大垐。我驱其朴。其来(左走右卖)(左走右卖)。射其(左豕右肩)属。

县对数峰云,官清主簿贫。听更池上鹤,伴值岳阳人。井锁煎茶水,厅关捣药尘。往来多屣步,同舍即诸邻。

累累璎珞作新装,万蘤匀开细细香。好是花时最清绝,月明珠露夜初长。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

钓湖鱠红鳞,斸山饭黄独。书生甘若饴,八珍不在目。出处有余裕,赑屃营寸禄。一舟指三径,不远傥许复。

翠羽画殊绝,窥鱼秋水深。忽来知险意,静立见机心。沙白霜初落,溪寒日易阴。何当随啄木,除蠹向高林。

一母分身四白头,从今家事付儿流。只须老草供觞味,乍可婆娑伴钓游。劳世万人输暇日,好天一雨荐新秋。平章何物宜为寿,三十余年晏子裘。

南枝外槁中不槁,未叶先花笑人倒。已从寒里诗愁著,可复溪边被花恼。非渠挽出百卉前,尔许清寒谁敢早。有花无雪花只俗,有雪无梅雪何好。冷药不风元自香,瘦何写月真如扫。但令一岳莳横斜,便挂竹皮为渠老。秦七苏二永玊词,绝唱寒盟几秋草。梅边尚有句可搜,更捻襄髯仰清昊。

难开笑口忆小杜,今岁江湖雁未飞。政使菊花无可□,□当烂醉更忘归。

南为鹞,北为鹰,侧目下视烟光凝。梁间燕雀何足问,鹏雏不敢当风棱。一夜春风春草绿,纵化为鸠犹带目。九霄翮铩气不折,独敛霜拳向空谷。炙手自热君自寒,批鳞容易骑虎难。山中猛虎犹自可,江上短狐射杀我。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白苧笼轻暑,红榴照别樽。两帆先后去,一水古今存。玉札须多蓄,金瓯莫点痕。相期黄卷裹,培植太平根。

白鹤到时节,霜信满南州。金盘露重,银潢波浪载天流。岳渎千龄钟秀,赋出人间英气,清照洞庭秋。烈日严霜操,竹简万年留。苏属国,二千秩,若为酬。杜园阴密,未央前席动宸旒。入践紫薇郎省,擢赞绿槐公位,指日凤池游。千顷玉芝熟,准备饭青牛。

洞底草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遗堞感至今,平生行乐处。英雄除霸王,俯仰成今古。昔日城中居,此日城边暮。鱼龙与爵马,共尽谁能数。悲风天未起,陌上行人去。凄凉王仲宣,独咏登楼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