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咏怀(其三)》
拼音和注音
rú hé kǔ pín shì , zhěn fà chéng sù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苦:(副)①没有必要自寻苦恼:你~为这点小事动肝火。②不值得(多含反问意):你有车不坐,~呢?
如何:(代)怎么;怎么样:此事~解决?|结果~?
素丝:本色的丝;白丝。'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比喻白发。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条风拂樱梅,翠羽鸣参差。
昊天爱万物,飞植各乘时。
如何苦贫士,鬒发成素丝。
幽兰生谷底,朝阳无见期。
渴饮坚冰浆,饥掇丹林荑。
苟非含道腴,安得好容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