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汪伯阳出守庆阳》
拼音和注音
zhōng yuán wàn qí què hú bīng , kè lǐng tóng fú sāi shàng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上行:1.尊位。2.上市货卖。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中原万骑却胡兵,客领铜符塞上行。
大漠清秋迷陇树,黄河落日见秦城。
邠人自美西羌俗,汉守谁高北地名。
郡吏可能无荐达,还令介子乞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