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由

厌暑多应一向慵,银钩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城头高柳漫摇风。
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作品评述

《寄子由》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炎热夏日中的闲适心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厌暑多应一向慵,
银钩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书满,
未暇开轩砚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
城头高柳漫摇风。
吏曹不是尊贤事,
谁把前言语化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酷热的夏天里的闲适心境。他因为厌倦了炎热,变得懒散无所事事,但他仍然能够写出优美的诗句。尽管他知道文书和公务等事物堆积如山,但他却没有时间打开窗户,也没有时间准备文房四宝(砚台和墨)。湖面上的新荷花在空中投下映照水面的倒影,城头上的高柳树在风中摇曳。诗中提到的吏曹(指官吏)并不是尊贤的工作,这暗指政治腐败,苏轼希望能有人能够将前言变为实际行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夏日里的清闲和悠闲心境。他通过厌烦和懒散的状态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厌倦,但仍能够写出疏通心灵的美丽诗句,展现了他的才华。诗中的堆案文书和未暇开轩砚墨中暗指官场的繁琐和忙碌,苏轼以此对官吏的腐败和奢靡进行了隐晦的讽刺。最后两句描绘了湖面上的新荷和城头上的高柳,以自然景物的形象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炎热烦闷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同时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江头千骑肃傅呼,五马东来侍板舆。賸欲平反供母笑,不妨宽大奉君书。凝香堂上荣何限,戏彩图中画不如。底事乘鸾天上去,固教遗恨满乡闾。

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

甘雨祈三日,香云捧一龛。依归甘露灭,珍重蔚头蓝。官事何当了,枯禅且罢参。莲花初出水,朝日借红酣。

耕云老子久相期,同赋山中莺燕诗。可惜我来迟数日,牡丹过了有花时。

夜宿荒村曰范田,声声频滴屋檐前。朝来揭起柴扉看,满目青山白玉巅。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客亦无来。更无短计销长日,且遶栏干一百回。

色深乍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

红窗寂寂无人语,暗淡梨花雨。绣罗纹地粉新描,博山香炷旋抽条,睡魂销天涯一去无消息,终日长相忆。教人相忆几时休?不堪枨触别离愁,泪还流。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

陌上尘飞敕使来,亲传天语贺元台。门庭如水无珍献,惟有黄华伴寿杯。

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长淮饯落日,圆光正如赭。倾红注流波,殊景不可写。淮水自西流,黄河从北下。并合向东行,终年无停泻。哀此千里客,春至复已夏。独立空惆怅,所与晤言寡。

寿岳名标自古今,万年松矮翠成阴。东篱采菊悠然见,珍重渊明眼有筋。

天童铁臭老拳头,打杀江湖水牯牛。夜深忽然生个卵,天明推出大日头。晒{左日右良}诸人烝湿处,免教行步滑如油。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布鼓当轩为击来,卧龙惊起出岩隈。千峰秀色凭谁写,一带灯江古镜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