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仁寿宫中穞谷生,太湖苍石草间横。
与衰换世身犹在,南北従人事已轻。
累石作台秋藓上,凿汧通水细渠清。
三年此亦非公有,空使他年记姓名。

作品评述

诗词:《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仁寿宫中穞谷生,
太湖苍石草间横。
与衰换世身犹在,
南北従人事已轻。
累石作台秋藓上,
凿汧通水细渠清。
三年此亦非公有,
空使他年记姓名。

中文译文:
仁寿宫中长出奇特的怪石,
太湖的苍石横卧在青草间。
尽管时光流转,我身依然在,
但对于南北的世事已经漠然。
堆积的石头形成了台阶,秋天的苔藓覆盖其上,
凿成的沟渠使水流通,清澈细流。
这三年来,这些景象并非属于公众,
只能让后来的人记下我的名字。

诗意和赏析: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仁寿宫内的奇石景观,以及作者对光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这些奇石在仁寿宫中的生长,以及太湖的苍石与青草之间的交错。这种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创造力,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活在世间,但对于南北方的世事已经不再关心。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权力和政治的冷漠,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个人境遇和人事变迁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石头堆积成的台阶和秋天苔藓的覆盖,以及通过凿成的沟渠使水流通畅的景象。这里,作者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无奈和苦涩之情。作者提到这些景象并非属于公众,只能让后来的人记住他的名字。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和成就的不被重视或遗忘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生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反思。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个人命运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对艺术成就和个体存在的无奈和苦涩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老屋支风惧压焉,若为吹雨但疏然。池蛙合合自得意,圃蝶飞飞人故怜。玩物不妨寻物理,得闲聊尔赋闲篇。枕书几欲成幽睡,又怕饥鼯搅夜眠。

凤阙承丹诏,麟符得旧乡。雨中吴岫碧,林罅楚梅黄。使节江湖外,城楼翼轸旁。吾知召南树,從此接维桑。

世变其如我醉何,儿孙扶路日西斜。风吹醒处愁依旧,萧飒乾坤菊两家。

幼把儒冠颺壁根,朅来巾侍乳峰僧。吟诗清苦规寒子,舂确辛勤慕老能。锦镜闲看花琐碎,瀑崖戏击玉棱层。惜分阴语宜鞭策,望汝来挑暗室灯。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筑祠不知始何代,典祀千载谁敢删?肃清亭障息剽夺,扫荡螟螣囚神奸。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妆面留余潸。小人平生仰遗烈,近庙欲结茅三间。时时长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穷途艰。

朝辞都城里,暮止汴堤头。满目非相亲,寂默对河流。

羽檄飞未息,离情远近同。感君由泛瑟,关我是征鸿。眇默归人尽,疏芜夜渡空。还期当岁晚,独在路行中。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天街未首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

到处图松树,何曾忘却山。相携溪路断。愁踏夕阳还。田狖吟桑空,山鸡饮石间。所忧无可醉,天上酒星闲。

巡行掠布,既饱且醉。无用心处,打个喷嚏。更言是真弥勒,想见别有假底。

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青鞋寻社远,皂帽任风斜。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

咄哉捏怪老狐狸,披起金毛狮子皮。弄尽任从天外去,尾巴败露已多时。

峥嵘头角隐何年,直露灵光在此间。天下苍生方引领,好施膏雨润人寰。

扁舟过寂寞,十诗继骚雅。定是王弘孙,犹记南山下。

礼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顾以儿童爱,每从仁者求。将祈竟何得,灭迹在缁流。

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客心双去翼,归梦一扁舟。废塔巢双鹤,长波漾白鸥。关山明月到,怆恻十年游。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也到文君绣户。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