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作品评述

诗词:《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
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
那知高处有清风。

中文译文:
松树和竹林在风中不动,绿色相互映衬;
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红色漫天飘散;
地上的行人因炎热而烦恼,感到忧愁和闷热难耐;
但他们不知道,在高处却有一股清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兴国寺楼上的情景和感受。

首先,诗中的松篁和翠相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松树和竹林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松树和竹林象征着青山绿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诗中描述了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的景象,红色弥漫在空中。这一描写增添了一种炎热和闷热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和烦躁的感觉。

然而,地上的行人却因为炎热而感到愁闷和难受,暍死指的是炎热而导致的不适。这里反映了人们在炎夏时节所感受到的烦躁和不快。

最后,诗中点明了高处的清风,意味着在高处可以享受到凉爽的清风。这里的高处可以理解为心境的高度,意味着超脱纷扰和烦恼的状态。作者通过对比地上行人的愁闷和高处清风的清爽,表达了自己对清凉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哲理,即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被外在环境所困扰,但只要心境高远,便能在内心中找到宁静和安慰。这种超脱尘俗的境界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泡纪吾身元是妄,丹青汝影岂为真。吾身汝影俱无实,相伴茆堂作两人。

上苑烟花迥不同,汉皇何必幸回中。花枝冷溅昭阳雨,钓线斜牵太液风。绮萼惹衣朱槛近,锦鳞随手玉波空。小臣侍宴惊凡目,知是蓬莱第几宫。

清阴陌。狂踪迹。朱门团扇香迎客。牡丹风。数苞红。水香扑蕊,新妆为谁容。蜡灯春酒风光夕。锦浪龙须花六尺。月波寒。玉琅。无情又是,华星送宝鞍。有蔡松年念奴娇棋声特地一首。据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引郭天锡手录诗文杂记作周文谟词,因不补录。

羽化仙家久,祠严霅水东。一身终许国,千载独怀忠。徙倚丰碑旧,瞻依古像雄。堂堂祭如在,从祀有坡公。

东土震旦,西方极乐。一緉草鞋,到处行脚。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惯会饕斋觅主人,身边零钞没分文。谁知撞见真经纪,不遇檀那怎脱身。

早岁膺宸眷,回翔老禁涂。三持周版籍,九佩汉铜符。度量包千顷,声名满八区。谁知成奄忽,陈迹付龟趺。

雪集大野兮血波汹汹,玄黄交战兮吴无全陇。既霸业之将坠,宜嘉谟之不从。国步颠蹶兮吾道遘凶,处鸱夷之大困,入渊泉之九重。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踪。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当灵境之良宴兮,谬尊俎之相容,击箫鼓兮撞歌钟。吴讴越舞兮欢未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鹤城秋晓。又庆生朝到。人与月,年年好。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君知否。个般福分人间少。塞上西风老。红入霜前枣。日日有,平安报。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香缭绕。寿星明处台星照。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孔明遁世吟梁甫,范蠡遭时策计然。锺鼎山林非二物,莫随穷达较蚩妍。

子晋升真后,茅君谒帝初。灵风翔羽葆,舒辔耸云裾。凌虚前虎节,方驾后龙舆。平旦辞龟岭,禺中过凤虚。故里频迁改,山川遽有无。当时武昌水,清浅转城隅。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万法无根,人何而立。一念心坚,银山铁壁。发大誓愿,大解脱幢。万木生秋风自凉,庭前一阵桂花香。

纳谏终无牾,无人久更明。恩波通四海,寿域载群生。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威灵空想象,盛德讵能名。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秋光一片冷于冰,山寺云深隐几僧。画出江村太平意,渔樵无事岁丰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