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

题遍碧苔笺,吟残绿水篇。
流霞穿树出,明月隔溪悬。
乍听声声笛,还逢泛泛船。
琴心谁共识,山水自相怜。

作品评述

《夏日和友人见赠并谢兰膏名酒》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文。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夏日与友人相聚,赠予并感谢兰膏和名酒。
题写在碧绿的苔藓纸上,吟咏这翠绿的水流篇章。
流动的霞光穿过树林,明亮的月光隔着溪水悬挂。
突然听到笛声声声,又遇到漫漫的船影。
琴心中,有谁能共同感悟?山水之间,自有相互怜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赠予的兰膏和名酒的感激之情。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夏日的美景和与友人愉快相聚的情景。

诗中的碧苔笺和绿水篇是意象化的表达,通过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碧苔笺象征着清新的夏日气息,绿水篇则代表了美丽的水景。流霞穿树和明月隔溪则描绘了夏日的晚霞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诗中突然出现的笛声和船影为诗词增添了变化和活力。笛声和船影的出现使诗人感到惊喜与愉悦,也给了诗词一种动感和节奏感。

最后两句“琴心谁共识,山水自相怜”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诗人以琴心来比喻自己的情感,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共同理解他的感悟和情感。山水自相怜则表达了大自然景物之间的互相倾慕和怜爱,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美景和友人相聚的欢乐,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了一种诗意盎然、情感真挚的意境。

诗词推荐

眼前无限往来舟,射利干名不肯休。少见人心如此寺,屹然砥柱在中流。

夜来雨声倒百川,老农起坐不敢眠。曰疑涨潦卷屋去,又恐涌水兴床前。旦视山川一泥泞,流沛千顷新秧田。虾蟆相呼动百千,不念两股充庖煎。

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只有锦城表阁学,寄诗赠药意悁悁。

杜鹃啼老春愁,泪痕吹作胭脂雨。飞花乱点,东风枝上,红翔翠翥。丹穴鸣初,碧梧栖未,凄凉山坞。怅琼姬梦远,玉箫声断,孤鸾影、对谁舞。林下风光自许。算何必、玉京瑶圃。阑干醉倚,游尘香散,芳菲无主。经院僧眠,月楼钟静,欲飞还驻。待青松、化尽苍龙头角,共乘云去。

游梁并困洛,谁是故人情。未尽环中说,俄成剑外行。路遥诗箧重,雪映彩衣明。预想东归日,相逢指渭城。

官军两岸护龙丹,麦饭鱼羹进不休。宫女垂头空作恶,暗抛珠泪落船头。

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国以斯文重,公仍内署来。风标森太华,星象逼中台。朝满迁莺侣,门多吐凤才。宁同鲁司寇,惟铸一颜回。

深深郑真谷,小小焦先庐。借问贮何物,满床皆隐书。

时序循环速,还惊一叶飞。草衰山自瘦,雨罢水增肥。芡嚼鲛人泪,荷凋楚客衣。鲈鱼不易得,张翰正思归。

月痕澹欲无,斗柄低半没。荒陂雁飞鸣,草屋牛卧齕。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断堤沙水湿,屦滑常恐蹶。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风首屡回。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

驱车继日未知劳,翠霭岚光下褐袍。日暖峰峦开少室,雪余松柏近嵩高。山行岁晚风霜苦,地势西来气象豪。胜事欲歌纷满目,烟霞深处欲诛茅。

偶看红梅到小园,凭栏送眼过前村。山头茅屋隔孤树,篱外行人出半身。

文章自老齿独壮,富贵偶迟名最先。冷落官曹按丹笔,风流幕府别红莲。高谈倾座迥无敌,清骨照人长欲仙。好在胸中书万卷,校雠四库续登贤。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