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作品评述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资颜公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鸾台和凤沼,暗喻了古代帝王的宫殿和美丽的春天。作者表达了自己不再梦想成为帝王,而是希望能够去寻找春天的美景。他努力工作,表达了自己对大资颜公的深深敬仰和永久的思念之情。他感叹自己示疾的目的并非真的生病,而是离开大资颜公的人世已经失去真实。他用生绡写下了自己的遗恨,仿佛还能看到大资颜公身穿华丽的衮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资颜公的深深思念和敬仰之情。通过对鸾台和凤沼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自己对大资颜公所代表的权力和荣华的追求。作者努力工作,表达了自己对大资颜公的深深敬仰和永久的思念之情。他用示疾来表达自己离开大资颜公的人世已经失去真实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世间虚伪的批判。最后,作者用生绡写下自己的遗恨,将大资颜公身穿华丽的衮衣留存在了诗词中,展示了对大资颜公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资颜公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人世间虚伪的批判。通过描绘美丽景物和华丽衮衣,诗人创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回味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昨见初绷浴露儿,如今又满一年期。山林深处寿高木,薇蕨清风生瑞芝。试取印来如异日,能将字认已多时。诸郎自是诗尽种,嫡出源源分外奇。

乘秋万穷怒,拂野恣离披。祭鸟东门酒,鸣鸢上将旗。有谁樵旦暮,无客赋雄雌。何用呼号甚,枯桑了不知。

长平瓦震武安初,赵卒俄成戏鼎鱼。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献允洽,至德惟明。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

阶露重。浥透寻花双凤。天色晴明风不动。薄衫金络缝。午枕高云斜纵。一觉风流春梦。起看翻翻帘影弄。夕阳归燕共。

翠竹谩连云,天风不到。帘幕重重自热恼。冷香忽至,爱惜当同芝草。井花浮碧玉,炎威归。酒渴想东邻,忧心如扌寿。纳履生疑谩悔懊。未容沈李,相对尊前倾倒。报君惟短句,琼琚好。

古称净琉璃,物现我常寂。胡为自争妍,照耀出痕迹。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愿息终岁劳,留作袖手安。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三生春梦。

世外多幽胜,尘樊岂足云。泉声长似乐,山气自成云。观象知羲易,安禅悟竺坟。贵交休见忆,已与鹿麋群。

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酒醪。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

曜灵无停机,四序互相更。唯有暮春节,在昔重其名。姬旦城洛邑,多士方来并。羽觞随流波,逸语存遗声。秦王临河曲,高会列簪缨。金人贡长剑,夷夏俱来盟。伟哉伯王业,小人非所营。独爱晋诸贤,流风有余清。亭皋列茂树,修竹荫峥嵘。幽兰交绿阪,清湍左右鸣。济济少长集,鲜鲜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云螭非易匹,月驷本难俦。(咏马,见《海录碎事》)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边无际莫知深。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溟阴。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风烟触目相招隐,聊为停桡一楚吟。

兴安乐石响於桐,作阮犹堪继仲容。茂苑乐閒真好事,为君添起晋玲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