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

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
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人选窗前重叠山。
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
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

作品评述

《假山》是宋代文人吴芾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爱青山欲细看,
如何不在户庭间。
聊移野外玲珑石,
来人选窗前重叠山。
拄笏已堪供啸咏,
杖藜还更得跻攀。
莫言道院过从少,
亦有修眉相伴闲。

诗意:
《假山》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心灵的宁静与愉悦。作者通过观赏假山、移动石块、选取窗前美景等手法,以及提及修眉和伴侣相伴的闲适时光,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热爱之情。首句“我爱青山欲细看”,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深情迷恋,渴望细细观赏。接着,“如何不在户庭间”,表明作者并非在室内,而是在户外大自然的怀抱中欣赏山水之美。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倾慕。

诗中的“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人选窗前重叠山”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移动石块,选取窗前美景的场景。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使作者与自然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亲近和互动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拄笏是吟咏诗篇的乐器,杖藜则是行走时的辅助工具,这里象征着作者在山间吟咏、攀爬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互为映衬的效果。

最后两句“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表明即使是在道院过往的时光中,也不乏修眉和伴侣相伴的闲适时光。这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态度与前文所描绘的山水景色相辅相成,彰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和对平静幸福的向往。

总的来说,吴芾的《假山》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文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淡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美感体验。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夏畦不病晚穜佳,哿矣将诗补黍华。散百为千吾写似,深山穷谷遍笼纱。

愧客问谣俗,旧传今自如。材难知骥马,味美寒河鱼。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北人虽异论,时议或非疏。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京师多名园,车马纷驰逐。春风红紫时,见此苍翠玉。凌乱迸青苔,萧◇拂华屋。森森日影闲,濯濯生意足。幸此接清赏,宁辞荐芳醁。黄昏人去锁空廊,枝上月明春鸟宿。

天机大道。达者稀少。运戊已、龙蟠更虎绕。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间木金、坎离颠倒。阳全阴尽,形容不老。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去朝元、七祖都了。

风雨馀寒过了,池塘春水生时。迁莺飞上拂云枝。春遍柳村花市。酒面清空似水,玉杯温莹如脂。莫教花谢涴尘泥。把住东君索醉。

不满十来家,门闾半以柴。日烘兰入鼻,风掠草侵鞋。土酒融春兴,行歌放客怀。何须高买屋,一一近天街。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晨光欲动尚熹微,漠漠春阴未解围。雾掩前村迷酒旆,风吹寒色着征衣。功名底许妨行乐,出处年来果是非。一笑南坡归梦里,满山桃李政芳菲。

天降祥,汉祚昌。火炎上,水灵长。建庙社,洁蒸尝。罗钟石,俨珩璜。陈玉豆,酌金觞。气昭感,德馨香。祗洛汭,瞻晋阳。降吾祖,福穰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坐读杜羔传,起访城西园。伟哉是家事,作传堪千言。当年怀橘处,华屋澹晓暾。大松荫后楹,小松罗前轩。风露所沐浴,千载当连根。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叶声含三叹,送我出园门。

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秋浦新为别,秋风阙寄书。虽然声问阔,未觉梦魂疏。杜牧登临后,宛陵吟咏余。三冬如有暇,五字不妨渠。

大江西去,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于今观日益,珍树已垂珠。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逾。圣贤明训在,只此是亨衢。

长沙过洞庭,水泊风摇矴。青山接夷蛮,白昼鸣鴞鸋。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不嫌卑湿往,教令民须听。

祝融御节。火正缉熙。凯风徘徊。万物欣时。秩秩初筵。薄言在兹。嘉福介祜。万寿无期。

西园春色才桃李,蜂已成围蝶作团。更欲开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足疾惟妨拜,登临故自如。深知造物意,遣遂此心初。东坞闲看竹,西溪独钓鱼。暮归犹未倦,把卷遶前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