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
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
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作品评述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楼曾作阅景台,秋风吹拂衣衫开。苍山飘雪欲纷纷,不去岂能无官香。宫阙华丽似云开,疏松掩映水中响。看君应穿王乔鞋,真赐还疑出尚方。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放下英妙时。传家节操仍不泯,为政风流今在此。可怜宾客纷纷散,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雨云半,清帷疏影弈棋时。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杜甫在唐代七月一日题写的,题目是《终明府水楼二首》。诗中描绘了一个高楼,曾经是观赏景色的台阶,但现在已经荒废。秋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衫,这一天正是秋季的开始。雪花纷纷扬扬,仿佛要下一场大雪。如果不去公职,怎么能得到官方的香火呢?宫阙华丽的建筑就像云彩一样绚丽,疏松的树影映在水中发出声响。作者建议读者穿上王乔的鞋子,似乎是要尝试一番不同的体验。关于宓子弹琴和邑宰之日,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家族的传统和操守仍然保持着,而当今的政治风云仍在此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宾客们纷纷离去,老翁们又会从哪里来赋诗呢?最后,诗人以楚江和巫峡的雨云和清帷疏影弈棋的景象作为结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景物的手法,通过对高楼、秋风、雪花、宫阙、疏松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和传统价值观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政治风云的关注。整首诗画面感强烈,以景物作为载体,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通过对楚江巫峡的描写,给人以一种恢弘壮丽的感觉,也暗示了历史和时光的悠长流转。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了杜甫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

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前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

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缘睹蕣颜。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风吹上绿云鬟。

仲连本策士,元亮非隐者。举世莫知我,悬车息其马。舣船阳羡头,停策计山下。山水自娱人,无烦丝竹写。

马度严关口,生归喜复嗟。天文离卷舌,人影背含沙。江势一雨曲,梅梢三四花。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

群蜚逐食傍人鸣,暝霭蒸山浓欲倾。世事满头归未得,片心直向日边明。

路转峰回觉有村,数间茅屋瞰山阴。午炊已饱翻匙玉,腊醖仍拚挂杖金。穷去作文和鬼送,兴来得句倩蝉吟。一声横笛斜阳外,吹起江湖万里心。

天外闻清梵,晨光满翠微。杖藜苍藓滑,斫药紫参肥。松偃云垂盖,花分露湿衣。一僧能话古,去住转忘机。

虎士开阊阖,鸡人唱九霄。云移银阙角,日转玉廊腰。箒动川收潦,靴鸣海上潮。舞袍沾宿润,拜笏拥残飘。赐饮人何乐,归嘶马亦骄。低徊但忘食,吟咏得逍遥。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沪。蛮烟瘴雨中,不改旧时吾。此来懒看镜,谓我衰且癯。王生忽肖象,气貌何丰腴。悔不赂王生,图作一病夫。变几转而上,听我归林庐。及此未衰日,更读几年书。

凭高寓目。爱屹起四窗,云南云北。缥缈烟霞,萧森松竹,多少洞天岩谷。著向十洲三岛,入海何妨登陆。要知处,在皇家新赐,西湖一曲。林麓。真胜概,樊榭鹿亭,百卉生幽馥。绿绮春浓,青蛇星烂,隔断世间尘俗。笑呼羡门俦侣,时引宝觞醽醁。醉和醒,但南山之寿,难忘勤祝。

交游重金石,里巷毋泛寻。胸中抱明镜,妍丑不相侵。热交但以貌,冷交惟其心。势利易苟合,道义难力任。咏春发真趣,邀月开凡襟。夷险只一节,难鸣风雨林。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幽荷冉冉新篁密,皱縠含风波浸日。靓妆融冶粉红香,浅碧银塘映花立。双双玉腕漾清漪,雾縠摇波光陆离。不因惊起鸳鸯伴,花外玉郎那得知。

腊日公塘命矢鱼,亲迂五马过康衢。分波短艇金梭疾,缀网圆鬐玉叶粗。滋味尽教沾掾属,割烹不独侑宾廚。从今下客休弹铗,不似冯谖恨食无。

八方无处著瞿昙,百合中间寄一龛。满挹酒浆供里北,平量风月借和南。腰如可折岂徒五,涎若果流何待三。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人间何处难忘酒。六花投隙琼瑶透。火满地炉红。萧萧屋角风。飘_飞絮乱。浩荡银涛卷。一盏此时干。清吟可那寒。

向来沮洳懒扶竿,独有诗情久未阑。把菊风流元旷荡,纫兰气骨自辛酸。赏音定许推夔足,知味宁论食马肝。胜日从公窥秘藏,珠星璧月照人寒。

梅子生时春渐老。红满地、落花谁扫。旧年池馆不归来,又绿尽、今年草。思量千里乡关道。山共水、几时得到。杜鹃只解怨残春,也不管、人烦恼。

不读口生棘,多愁眼易花。江湖四閒客,今古几诗家。吟是蠲忧药,功如解困茶。艰难俱已历,好景夕阳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