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作品评述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是杜荀鹤的一首诗,以观赏牡丹为题材,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无常。

诗中以闲暇时光来吟咏牡丹花丛,把花如人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牡丹花艳丽,象征着人生的美好和繁华,而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这是一个三月间半雨半风的日子。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多愁和多病。

诗的后半部分,杜荀鹤通过对牡丹花的开放和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洞悉。花开如韶景,虽然美好,却无可避免地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凋谢。而这凋落的片段可能最终会落到僧人的庭院里,变得毫无价值。诗人在这个境界中感叹道,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只有这里才有,他不忍心再次清醒地面对支离破碎的现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牡丹花的观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间流转无常的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饱含着作者深沉而痛苦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金乌飞,玉兔走。目前事,看不透。十日前,五日后,谁敢咳嗽。

吾兄昔在朝,屡欲请会稽。誓将老阳羡,洞天隐苍崖。时事乃大谬,宁复守此怀。区区芥子中,岂有两须弥。举眼即见兄,何者为别离。尻舆驾神马,孰为策与羁。弭节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胡饼云超佛祖谈,句中无味若为参。衲僧一日如知饱,方见云门面不惭。

游人抵死爱春韶,风暖花香酒未消。须向先贤堂上去,画船无数泊长桥。

昔遇孙真人,授我服气诀。幼读先子书,亦尝窥秘说。受持苦不坚,两鬓忽已雪。谓当屏孥累,兼复断荤血。千息燕子夜,颜色日腴悦。奈何堕醉梦,百病暗蟠结。幽抱谁实知,俗流每见亵。城市不可居,去去之岩穴。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云边江树作离声,回首秋光满渭城。蜀水吴山无间断,只应明月识人情。

无节青琅玕,葛陂化龙余。可以奉君子,不惮捐其躯。幽人饱藜苋,总以饫膏腴。食罢掩关卧,鼻息溪云敷。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五友平生欢,相从归故庐。

慧日峰高秋色冷,钱塘江静月华明。寒光一烁周沙界,笔下看来未十成。

诸公贵人识面稀,胸中璀璨漫珠玑。即今举手遮西日,应有流尘化素衣。旧学极知难少眨,吾侪持此欲安归?夜来风雨空堂静,忽忆灯前语入微。

修持百法过半百,日往月来心更坚。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我爱寻师师访我,只应寻访是因缘。

三圣传心惟主一,六经载道不言真。

当年下泽驱羸马,今见犀兵拥碧油。位望愈隆心愈静,每来临水翫游鯈。

宫殿曲江头,漠漠轻阴开彻。花柳都城三月,正禁烟时节。阿鸣**玉泉游,故老向人说。一片春风箫鼓,荡黎花香雪。

百雉安危欬唾中,三平狂寇不言功。鲁连解难高千古,回纥投戈见此公。欲上史官传逸事,要观著令独称忠。傥能配食乡人社,宗衮宣城伟绩同。

朝车皆有从,暮辙各有投。茫茫声利区,贱客难独留。岂无平生交,音容杳南州。幽怀欲有诉,寤寐不可求。追我夙昔欢,负子今日游。勉矣尚有适,所困非所羞。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村。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长蹊窈窕晴沙暖,绿树交加细草香。归去不缘吾兴尽,月明应得更褰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