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知元有赠仍索诗此言别二首

作诗求工今则然,古人培本深其源。
周鸦庄骚略未究,浪摹月露缀语言。
知君胸中藏武库,平生游戏皆好句。
老夫血指妙斲前,亟当还家事温故。

作品评述

《魏知元有赠仍索诗此言别二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人诗词创作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友人魏知元的赞赏和别离之情。

译文:
朋友魏知元赠诗仍索,此言别成两首。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的尊敬和向往,认为他们创作的诗词是深深培植于历史源流之中的。作者提到了周鸦庄骚,表示自己对这位诗人的作品还没有深入研究,但他在模仿古人的作品中,却能够把月亮的光辉和露水的清澈巧妙地融入到文字之中。诗中还提到魏知元是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一生都游戏于诗句之间。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的才华有限,但他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回归到诗词创作的本源,探索其中的奥妙,与魏知元共同追求诗歌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魏知元的赞赏和别离之意。通过对古人诗词的推崇,作者展示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向往。他借用了古人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将月亮的光辉和露水的清澈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模仿。同时,他也承认自己的不足,希望通过学习和回归传统,提高自己的诗词才华。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别去招提恰十霜,几番梦到五峰堂。有怀此地同僧夏,对佛閒烧结愿香。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怅神光奕奕,天上良宵。花露湿,翠钗翘。风回鸾扇影,愁满紫云轺。恨相望,虽一水,隔三桥。朱弦寂寂,心思迢迢。人未老,鬓先*。翻腾惊世故,机巧到鲛绡。凉夜永,箫声咽,篆烟飘。

绮罗高价等珠玑,白叠虽廉限敢违。幸有阿婆花布被,挑灯裁作入时衣。

一露一朝新,帘栊晓景分。艳和蜂蝶动,香带管弦闻。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直疑风起夜,飞去替行云。

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咒水龙归钵,翻经浪避船。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

少陵合与古诗班,不是诗家持论宽。风雅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愚爱凉风来,明月正满天。河汉望不见,几星犹粲然。中夜兴欲酣,改坐临清川。未醉恐天旦,更歌促繁弦。欢娱不可逢,请君莫言旋。

才自降胡便守边,大家齐数中兴年。姑苏寺里相逢处,为尔呻吟一怅然。

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实居之。下视茫茫渺何许,风帆浪舶多积贮。舟中贾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一雨全清去路尘,石城风物话临分。了无狱讼劳官长,賸有江山奉使君。楼上今谁能和曲,鼻端那复可挥斤。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欢谣入听闻。

偶学豪家种牡丹,数枝擎露出朱栏。晚来低面开檀口,似笑穷愁病长官。

片片逐年来,皎色映楼台。坠花惊爆竹,落素湿香梅。绕林春宴罢,扑马早朝回。应知洛中客,高扉徒自开。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声价中州第一流,双凫飞下锦溪头。隐微去处求民瘼,潜伏中间破吏媮。暮雨烟村无吠犬,去年荒土有耕牛。昼帘余暇浑无事,好去栽花待胜游。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王事信靡监,饮冰安足辞。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天南非我乡,留滞忽逾时。还经羽人家,豁若云雾披。何以宽吾怀,老庄有微词。达士无不可,至人岂偏为。客愁勿复道,为君吟此诗。

寂寞相公宅,枯杨枕绿波。老兵犹自语,贵客旧曾过。壁暗蛛生网,门空爵可罗,问他桃与李,何处得春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