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见山

经旬不见嶙峋面,雨施云行到九州。
春政已成无一事,却扶红日翠峰头。

作品评述

《雨晴见山》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以雨过天晴之后望见山峰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春日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经过漫长的时日,我终于再次见到了那嶙峋的山峰,
雨水洒落在云层中,穿越九州的大地。
春天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不再有任何繁忙的事情,
我却扶起红日,登上翠绿的山峰之巅。

这首诗的诗意表现了作者在雨后晴朗的春天所感受到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首先,诗中提到作者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得以再次见到那嶙峋的山峰,这显示了作者对山峰的期待和渴望。其次,雨施云行到九州,形容雨水洒遍整个大地,给人以广阔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雨水的滋润和祝福。然后,诗中描绘了春天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没有任何繁忙的事情。这种情境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作者扶起红日,登上翠绿的山峰之巅,展示了作者在春天的阳光下,登上山巅,俯瞰大地,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确的把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雨后晴朗的春天所体验到的美好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枳棘何榛榛,猿狖不敢下。芳苓何烨烨,雹霜不敢洒。骅骝驰曲囏,举足难宽假。所以古之人,犁锄聊自把。

前村不多地,坐觉阻且长。梅花应已开,鼻观来清香。天公爱衰朽,古木敲鸣珰。僵仆巧耐寒,冰柱生承浆。

早年放乐五云乡,远笑垣东侠少场。宪也但贫犹未病,公乎非酒自能狂。尘埃辇路春游散,灯火僧窗夜话长。後日相思枉缄幅,茱萸湾北付渔郎。

远近山光浓淡中,晓云零乱越湖风。飞来几点浴佛雨,湿住杨花粘落红。

青莲不随劫,金鼎能回枯。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生死同书夜,逆天讵敢居。

新篘盎盎泻琼晶,照我襟怀彻底清。多谢白衣相问劳,举杯无语不胜情。

天与骚人景物宜,风流嘲戏恰相知。长安道上吟诗罢,笑里骑驴缓勒羇。

悟道姑姑姓李。弃了人情俗礼。决裂似男儿,搜获玄中玄理。玄理。玄理。只在西江月里。

熙事既成,嘉笾告严。洋洋来临,蔼蔼布列。配帝其功,在天对越。允集丛釐,万邦和悦。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玉川子后是吾生,自课园中拾晚荣。搀雨金芒排世好,饱春香瓣见天成。不烦钲鼓腾山噉,剩有旗枪战酒兵。凤舞赐团今绝想,只凭苦硬养幽清。

开奁拜嘉贶,俯视目已眩。从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弹。清香如始摘,佳味不少变。寄谢岭头人,梅花惭赠远。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问信风篁岭下梅。

元正不贺自清衷,壑札频颁念两宫。天相吉音来自北,便知孝悌与天通。

江湖放浪未宁居,处世真同逐队鱼。但愿一生长若此,时清不问命何如。

樽前别楚客,云水思萦回。秦野春将尽,商山花不开。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梦破一声婆饼焦,吴音未稳带春娇。不禁风力遥飞去,却引余音过别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