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溪

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勣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作品评述

《越来溪》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溪流的景象,以及在这个景象中出现的一系列情景和意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远处山峰宛如一双蛾眉,
紫色的菱叶覆盖在绿漪之上。
年幼的娃娃手持木兰桨,
在采菱的溪水中徐徐返回。

溪风吹拂着洁白的芷花,
拂乱着盛开的勣花。
我怀疑这是越国的军队来犯,
他们的旗帜在秋水中照耀。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远处山峰和溪流上的菱叶,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诗中出现的木兰桨和采菱的娃娃形象,增添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的溪风吹拂芷花,拂乱勣花的描写,以及旌旗照耀秋水的意象,给人一种战争来临的暗示。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景象更加生动鲜明,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时代动荡的思考,以及对和平与战争的对比。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和平与战争的深入思考。

诗词推荐

休惊初腊冻全消。旬日是春朝。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风光如许,那知太守,老去无聊。乘兴方思把笺,归心已逐轻桡。

初与君相知,便欲肠肺倾。只拟君肺肠,与妾相似生。徘徊几言笑,始司非真情。妾情不可收,悔思泪盈盈。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钓船颇欲佐涪翁,当世知余莫取容。谁料传亡终欠识,但同物论惜元龙。

善处忧难作,能持事自修。腹心无外物,蛮貊亦怀柔。

欣然而笑,是无枯荣。手足相依,所锺则情。情忘意消,神凝不征。可以安身,可以长生。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

擿埴凭谁为指南,囊空羞涩不容探。年光有限堂堂去,世事无心细细参。故旧白头惊未识,比隣青眼喜相谙。此生自断何须问,荼苦从今等荠甘。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瞻之在后,忽然在前。石头重举,隐峰无言。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故山归路岂云赊,忆对春风饯物华。尚口乃穷怜反舌,以年当废惜残花。勤渠载酒传非误,仓卒回舆事偶差。今日重来绿槐夏,已拚缬面醉君家。

相望山河近。相思朝夕劳。龙门竹箭急。华岳莲花高。岳高嶂重叠。鸟道风烟接。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叶舟旦旦浮。惊波夜夜流。露寒洲渚白。月冷函关秋。秋夜清风发。弹琴即鉴月。虽非庄舃歌。吟咏常思越。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秋风惆怅须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晨社未升,天宇肃穆。祗或元祀,将以带玉。神以格思,三献茅缩。明灵怿豫,下土是福。

早际龙光渥,中更贝锦伤。升沈关运数,变故识忠良。天定当持国,时来倚干方。至今羊叔子,名绕岘山傍。

及见希夷迹,又见希夷真。始知今与古,天下长有人。

晋人夸新亭,假日辄高会。中间伯仁辈,未免楚囚对。江山犹古昔,人物已暧昧。东郊今保厘,翠华记行在。佳丽压淮楚,追游盛冠盖。兹楼贯城雉,于迈无小大。令威虽不归,灵光故无碍。烟云互明灭,川郭相映带。当年乌衣游,此日思一概。从容值休沐,登临多慵慨。幽怀忽轩豁,细故

修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几年竭节正颜行,去国谁怜道路长。自是君心知魏尚,不应微谏待冯唐。

总角都鳌头,老生基伏膺。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东流看到海,北风忽成冰。茫茫落檐花,穷巷犹短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