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光明经舍身品

摩诃萨埵真奇特,虎口捐知资福德。
却有同时畏避人,后来亦自成弥勒。

作品评述

诗词:《读光明经舍身品》
朝代:宋代
作者:郑刚中

读光明经舍身品,
朝代宋代郑刚中所作。
其中描绘了摩诃萨埵的奇特之处,
他舍弃了自身的财富和福德。
即使当时的人们对他感到恐惧和回避,
但后来他自己也成为了弥勒佛。

这首诗词描述了读《光明经》中的一篇名为《舍身品》的章节。诗人郑刚中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摩诃萨埵(指佛教中的弥勒菩萨)的非凡境界和伟大境地。

诗词中提到摩诃萨埵真奇特,这表明他的存在和行为超越了常人的认知和理解。摩诃萨埵舍弃了自身的财富和福德,这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人的私利和功德,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利益。

然而,尽管摩诃萨埵展现出如此伟大和慈悲的品质,人们在当时却对他感到畏避和回避。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境界和行为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使人们感到敬畏和恐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摩诃萨埵自己也成为了弥勒佛。这表明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众人所尊崇和仰慕的伟大存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摩诃萨埵的崇高境界和伟大品质,以及人们对他的敬畏和他自身的成就。它呈现了一种超越凡俗世界的境界和追求,引发人们对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思考和赞美。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画舸欲南归,江亭且留宴。日暮湖上云,萧萧若流霰。昨夜相知者,明发不可见。惆怅西北风,高帆为谁扇。

钓得鲈鱼不卖钱,船头吹火趁新鲜。樽有酒,月将圆,落得今宵一醉眠。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扣祭亦徒然。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帝曰将臣,予嘉乃庸。废命毒民,尔弗有终。邦典用疑,惟罪惟功。靡殛而削,协于厥中。

但知今日复明日,不觉前秋与后秋。平步坦然归故里,却乘好月过沧洲。

假山虽假总非真,未必中间可隐身。若使此山身可隐,上皇不作远行人。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具言大雨水,民饥籴估昂。西成已无望,颜色俱恻怆。斗升弃孩稚,此事真可伤。今年劣足支,所虑明年荒。肉食念沟瘠,岂无筹策良。有司执所见,猾吏尤不臧。老夫颇涉历,意欲输毫芒。窃虞水投石,徒用

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十载长沙路二千,归心日夜在长安。居家有誉眉空白,恋阙无谋心谩丹。获雁不闻苏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马蹄恐有唐城便,为把功名问二潘。

千年白蝙蝠,来往扑人衣。洞黑鬼相语,天寒僧未归。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城里遥看处,唯应一翠微。

彩梔纵横设,雕厨次第开。须防何法盛,直入此中来。

歌奏云瘵,式礼莫愆。以我齐明,声其告蠲。神保聿归,降康自天。萝图永固,亿万斯年。

拨尽寒灰转凛然,抛书数息暖丹田。蛩吟近作胜前作,鲸吸今年减去年。薄粥聊糊鲁公口,重裘犹耸孟生肩。几时风日妍和了,乱插山花藉草眠。

时临孤岛图,拭目望蓬莱。空山无人处,水流花自开。

在昔我先翁,礼廑先正隆。潭潭带湖府,凛凛玉溪风。夜韭觞筹里,春花唱咏中。怀哉秋水去,世好孰如公。

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长羡南枝笑北枝,东风能早亦能迟。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

南北无寸影,东西绝四邻。一息故乡信,晓风吹宿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