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作品评述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轻舟横江来,
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
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
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
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
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
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
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
毋乃姜子教。

诗词的中文译文:
轻舟横渡江河到达,
缅怀古人对纯孝的悲哀。
曲折蜿蜒寻找古迹,
优美婉转地见证留存的模样。

清澈的泉水无法尽挹,
干涸的石窖只剩空荡。
古人的灵魂飘荡何方,
只有风声和竹叶的喧嚣。

步行游览村落风景,
每户门前都挂起渔网。
民风坦诚和谐平和,
夜晚无需关上门窗。

茂密的丛林里长满嫩笋,
平原上已绝迹虎豹。
唉哟,这个乐土之乡,
怎能不称颂姜子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游历峡州甘泉寺和姜诗故居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美好乡土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苏轼乘舟横渡江河,抵达目的地。他在这个地方吊古悼念纯孝的古人,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敬仰和思考。

接下来,苏轼描述了自己在这个地方寻找古迹的过程,逶迤曲折。他看到了留存下来的古人的面貌和风采,以婉转优美的笔调描绘出来。

诗的下半部分,苏轼写道清泉无法尽挹,石窖已经干涸,表达了对古人的思念和遗失的感慨。他反问古人的灵魂飘荡何方,唯有风声和竹叶的喧嚣,暗示古人的精神在风竹中继续存在。

苏轼继续描写了他在这个乐土之乡游览村落的情景,每户门前都悬挂渔网,显示出这个地方平静和谐,夜晚无需关上门窗,民风纯朴。

最后,苏轼描述了丛林中茂密的竹林中长满嫩笋,平原上已经绝迹了虎豹。他由此唏嘘不已,称颂这个乐土之乡,赞美姜子教(可能是姜子牙)对这个地方的贡献。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感慨,展现了苏轼对峡州甘泉寺的游览之情,以及对古人智慧和美好乡土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优美的描写和反问,表达了对古代美德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慨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

童子区区攻一艺,老生汲汲事三馀。偶然领会忘言处,只有渊明解读书。

复关无雅操,涉洧有遗音。未可绳三尺,槟榔当委禽。

妙旨惟从句外求,白云先见室中筹。海山深处多麟凤,此去横经一纲收。

野花藤蔓乱毵毵,送别旗亭酒半酣。十丈画船如画阁,载将春色到江南。

朝路进贤归,厌听歌金缕。不恋玉堂花,豹隐南山雾。漉酒未巾时,暑槛披风处。子夏不兼人,并与诗筒付。

万绿重重如泼翠,一泓泉水浸苍苔。分明天地开图画,山自飞来猿自来。

滴尽艰难泪,肝肠铁似顽。忍教师道绝,还向我翁潸。命也吾何憾,天乎识固悭。平生修洁意,千载此西山。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诗虽曾引玉,棋数中埋军。山好还寻去,恩深岂易云。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晴雾和花气,危樯鼓浪文。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铜瓶一穟蕙,芳洁以自旌。相看色转睟,未言意先倾。翛如郑子真,声名岂其卿。明窗细披挹,心空气和平。

繁花昨夜香苞裂,露裛风吹照野时。能与离人添怅望,一时留与子规啼。

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匡山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拏飞鸢。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绵。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金槽无声飞碧烟,赤兽呵冰急铁喧。林风夕和真珠泉,半匙青粉搅潺湲。绿云轻绾湘娥鬟,尝来纵使重支枕,

车法肇宗周,鼷文阐大猷。还将君子变,来蕴太公筹。委质超羊鞟,飞名列虎侯。若令逢雨露,长隐南山幽。

奇怪诸禅德,文殊普贤,化作寒山拾得。头戴炙脂帽子,脚踏无底麻鞋。身著鹘臭布衫,腰南击断鞓腰带。手持拍板,口唱高歌。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华藏当时若见,每人痛与一顿何为如此,且教伊不敢制风掣颠,免使后人疑著。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坐想西风万袍鹄,政飞健笔写琅玕。

永日看鹦鹉,金笼寄此生。翠翎工刷羽,朱咮善含声。陇树魂应断,吴音教乍成。雪衣吾惜汝,长此伴闺情。

河东鸑鷟志青天,冀北麒麟受玉鞭。二十年前元脱颖,五千人里又遗贤。请君更草凌云赋,老我重看斫桂仙。趁取春风双鬓绿,收科谁後复谁先。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生。摘子防人到,攀枝畏鸟惊。风光先占得,桃李莫相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