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太清宫九首

彼涡之壤,指李之区。
千乘万骑,来朝密都。
躬陈芳荐,款接仙兴。
饮酒受福,永耀鸿图。

作品评述

诗词:《朝谒太清宫九首》

朝谒太清宫九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彼涡之壤,指李之区。
千乘万骑,来朝密都。
躬陈芳荐,款接仙兴。
饮酒受福,永耀鸿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太清宫朝拜的场景。太清宫是道教的神圣地方,被描述为神仙的居所。诗人通过表达对帝王的赞颂,展现了他对神圣和宗教的崇敬之情。诗人希望通过向神明进贡,获得福祉和永恒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朝拜太清宫的情景。诗中使用了一些隐晦的表达方式,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首句“彼涡之壤,指李之区”,表达了诗人对太清宫的景仰之情。"涡"是指太清宫所在的地方,而"壤"则是指土地。"李之区"则指的是神仙住所,以李姓为代表。这句话隐喻了太清宫的神圣和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千乘万骑,来朝密都。"表达了大批官员和随从随同皇帝前往太清宫朝拜的盛况。"千乘"指的是车马,"万骑"表示众多的骑手。"密都"则指的是太清宫,这里隐含了宫殿内部的神秘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躬陈芳荐,款接仙兴。"描述了诗人亲自进贡美好的供品,以示对神明的敬意。"躬陈"表示诗人亲自奉上,"芳荐"则指的是香烟和美味的食品。"款接仙兴"则表示神明欣然接受,使得宫中的神灵愉悦。

最后两句"饮酒受福,永耀鸿图。"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与神明共饮,获得幸福和荣耀的愿望。"饮酒受福"象征着神明的赐福,"永耀鸿图"则表示希望永远享受荣耀和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太清宫的景仰和对神明的崇敬。它反映了当时皇帝朝拜太清宫的盛况,展示了宋代皇帝统治下的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同时,诗人的表达也流露出对福祉和荣耀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诗词推荐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麦生三寸未覆垅,雨过一犁初及泉。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君心如柳枝,春尽絮狂飞。妾心如古木,不受春风吹。古木宁槁死,可伐不可移。风絮飞不已,飘零将安归。

山侗二愿报师恩。立誓修行志炼心。火焰灭除火养木,水银枯尽水生金。木金三间通玄路,水火同流结宝岑。久视大丹成不漏,携云归去绝升

薄宧江湖苦异途,十年骨肉隔音书。此行政尔见公面,又迫归欤巾我车。安得从容林下去,相从漫浪物之初。念公不是渔竿客,合结丝约立玉除。

信息既通,奉君尽忠。风从虎兮云从龙。

薰蔷薇水启函封,妙语端能破闷悰。自请把麾行雅志,渠能腰扇障羞容。居然雄狡伏麟凤,何止杰魁如虎龙。致了丰年归未晚,西来诏墨似鸦浓。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古寺名僧多异时,道情虚遣俗情悲。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

千里万里长安道,送君思君为君老,原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山作危梁千尺横,一天金泛月波清。幽禽不复惊棋响,深谷犹能答斧声。塔坏尚余鸿雁意,井荒谁放辘轳鸣。试将比较天台景,只欠璁珑琪树英。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暘。

清芬六出水槴子,坚瘦九节石菖蒲。放翁闭门得二友,千古夷齐今岂无?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万马崩腾,早旗毡帐,远临清渭。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须信君王神武。觇虏营、只从七骑。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

佛法二字,不怕烂却。俊快衲僧,隔墙见角。临济德山,蹉过一著。

新规杰阁倚苍峦,地拱天成十二栏。但觉星辰来广漠,不知步武切高寒。春风先到黄金阙,皓月常临白玉盘。曾侍威颜香案末,邃瞻旒扆瑞云端。

新罗砑红裙襵齐,彩缕刺衫花倒提。新晴暖日丽烟草,金兽齧锁藏春闺。朱桥逼江晓沙白,锦带交风大堤窄。兰洲遗瓴得残碧,归来惊飞上娇额。

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去年初见早梅芳。一春忙。短红墙。马上不禁、花恼只颠狂。苏晋长斋犹好事,时唤我,举离觞。今年春事更茫茫。浅宫妆。断人肠。一点多情、天赐骨中香。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