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林袖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其二)》

出自宋李弥逊的《次韵林袖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ì lù rén xīn bǐ tài xíng , cǐ jūn zhēn kě gòng cháng y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行: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人心:(名)①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不古。②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所向|~涣散|~隔肚皮|大快~。

此君:①对竹的昵称,后亦泛指所好之物。②“这个人”的尊敬称法:此君虽逝,精神永存。③“这个人”的讽刺称法:此君恶行,人所不齿。

路人:(名)行路的人,比喻不相干的人:视若~。

徜徉:安闲自在的徘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原诗

世路人心比太行,此君真可共徜徉。

霜凝劲节明朝坞,月落寒梢散夜堂。

可但七人供笑咏,要令千亩作阴凉。

只愁捲地西风里,幽梦圆时与子妨。

诗词推荐

官卑责薄得徜徉,漫仕归来味更长。它日故人多好事,笼鸡载酒未吾忘。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暖驻含窗日,香馀醉袖尘。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堂堂东坡公,文章万人英。尝和饮酒诗,曲尽今古情。平生不解饮,而独喜客倾。仇池一仙去,九韶瘖不鸣。不知几百年,斯人还复生。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雷殷饥肠旋斂蛰,春温好语解移阴。华堂命服蕃孙子,天报还渠一片心。

秋山多爽气,南楚登修程。岂无离别怀,此别人所荣。睠言紫帽秀,翘然碧流英。千载木铎寄,一脉濂泉清。无氈不言寒,有道当自鸣。采芹发新谣,吟药生逸情。汾阳昔何人,努力加令名。

陟降左右,诚达幽圜。作解之功,乐惟有年。云輧戾止,洒雾飘烟。惟馨展礼,爰列豆笾。

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

不了一毫事,空捐七尺躯。陶惜其人没,雄才以盗书。

秋夜静。屋上狂风初定。两两啼蛄相答应。灯蛾摇烛影。枕上鸡声遥听。起舞良宵偏永。明日谩寻吊剑整。衰颜重揽镜。

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你不识我,我不识你。狭路相逢,脑门著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壶中春早。翦刻工夫天自巧。雨转风斜。吹作千林到处花。瑶池清浅。璧月琼枝朝暮见。莫上扁舟。且醉仙家白玉楼。

小妓宫罗窄,名花绮幕张。晴丝牵酒盏,飞絮恋筝床。改席临阶碧,登台望野苍。芙蓉处处是,乞取缉秋裳。

与师同月不同年,归墨归儒各自缘。想得山中无寿酒,但携茶到菊花前。

残红晓落西陂岸,雨脚斜飞鸥鹭乱。扁舟尽日画中行,荷叶荷花香不断。船头老翁一尺须,斗量菱角兼卖鱼。儿能鼓柁女荡楫,何用聪明多读书。

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漾,困眠宫柳日葱茏。眼前春色为谁浓。

秋风篱落菊花黄,满眼江山似故乡。投老无家真可笑,长年为客尚能狂。青苔蚀尽床头剑,白日消磨镜里霜。闻道中州凋弊甚,忘机不解说凄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