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邕盗

病中双泪语前流,藜藿无端肉食忧。
常叹平时轻死士,未知谁手付天矛。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

作品评述

《闻邕盗》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中双泪语前流,
藜藿无端肉食忧。
常叹平时轻死士,
未知谁手付天矛。
好将弓剑随军去,
况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终把笔,
由来何路取封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病中的诗人的心情。他在病榻上,双眼泪水不停地流淌,他的忧虑来自于自己无法享受到丰盛的食物。他常常感叹平常轻视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而谁又知道他们的敌人是谁,是什么样的勇士使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诗人希望能够带着弓箭和剑随军出征,特别是在战胜敌人的英勇壮举之后的秋天。最后,诗人提到了班超,他是西汉末年的名将,如果他能够终有一天拿起笔杆,那么他将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成就何等的功业呢?

赏析:
这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对于士兵们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诗人在病榻上,思考着那些为国家而战的勇士们,他们面对生死的抉择,为国家付出了一切。诗人感叹平时对这些士兵的轻视和忽略,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苦和困惑。他希望自己能够站在那些英勇士兵的行列中,为国家出征,斩敌立功。最后一句提到了班超,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名将,诗人希望能够像他一样取得卓越的成就,成为一位功业显赫的豪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病中心境,表达了对于士兵们的敬仰和对于战争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忠诚、勇敢和英雄主义的追求。同时,作者通过提到班超这一历史人物,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和荣耀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潮。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推荐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上人工书世所稀,於今散落无复遗。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日明。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祗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嗟予平生不识收,但爱意气豪有余。欲求数字置认侧,安得满斗千金珠。

陇头禾偃乳乌飞,兀倚征鞍倍忆归。正值江南新酿熟,可容闲却老莱衣。

骖鸾侣,娇小怯云期。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清梦到瑶池。霞袂稳,那顾缕金衣。自与长生分姓谱,恰逢长老铸丹时。此意有谁知。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秋风张翰计蹉跎,红豆年年掷逝波。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

篷底欹眠醉复醒,君山只在两眉青。浑家不管兴亡事,一味和云看洞庭。

月明独倚异乡楼,北望天涯几许愁。故国不归人意老,无情汴水自东流。

坚猛一时雄,犹知有谢公。王郎乳臭子,敢以婿挝翁。

吾父矢报国,战死于蓟丘。父马为贼乘,父尸为贼收。父仇不能报,有愧秦女休。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杀贼血漉漉,手握仇人头。贼众自相杀,尸横满坑沟。父体舆梓归,薄葬荒山陬。相期智勇士,概焉赋同仇。蛾贼一扫清,国家固金瓯。

宦游再有江西役,南望庐陵每慨然。未见高楼出云雨,但惊妙语杂风烟。诸公何止元和盛,独我初非正始贤。笔力深知太辽绝,此诗它日勿同编。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二年驯扰傍山家,欲领东还道路赊。送汝给孤园里去,此生长伴大牛车。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治行古循吏,风稜真谏官。锄奸清远徼,持重息群讙。久弄赵尧印,重弹贡禹冠。去天才尺五,惜不见长安。

客行倦徂暑,中道正病暍。傍睨清泠水,快意思一啜。路人急摇手,执勺未及咽。细辨哑泉字,隐隐见题碣。我意不无疑,强复忍其渴。此口在人身,宣纳固有节。末俗矜名论,胡为但噪聒。谇语恒似詈,直谏本为讦。不闻大庭内,市井争琐屑。根株浸广引,声势巧虚喝。锱铢较胜负,何异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妙於服食不如寡欲,工於揣摩不如省事。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蒪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峡

短发蓬蓬戴小冠,客来欢喜爱供看。鹤孙夜养翎犹湿,童子南归语尚蛮。击磬花边禽醒悟,持经窗下竹平安。自言薄有耕桑地,无事干人不出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