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散寄子骏

才过嘉陵心自喜,归来一夜写君书。
明朝便送曾冰底,定有西行双鲤鱼。

作品评述

《过大散寄子骏》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过嘉陵心自喜,
归来一夜写君书。
明朝便送曾冰底,
定有西行双鲤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文同才气出众的喜悦心情。他在嘉陵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因此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回到家后的一夜,他写下了一封给朋友的信。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这封信的期待和祝愿,希望这封信能够送到曾冰的手中,并预言他在西方旅行时会遇到一对游弋的鲤鱼。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文同的自豪和自信。他在嘉陵得到了认可,对自己的才华感到满意,并将这种自豪心情转化为动力,写下了一封信给朋友。诗的结尾部分给人以一种预言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诗人未来将会有一段幸运的旅程。双鲤鱼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这种预言给了诗人和读者一种希望和期待,使诗词充满了神秘感和浪漫主义情调。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手法,将诗人在嘉陵时的自豪心情和写信时的期待形象鲜明地对比起来。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的成就和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文同在才华得到认可后的自豪心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和神秘感。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退之以文鸣,余事尤长诗。名家贾孟流,未必逾于斯。渊明工五言,亦有归来辞。乃知意到处,百发无一亏。孙侯绝人才,诗文俱中规。究其所源流,盖匪一日基。有如审言门,遂至杜拾遗。余波被芝兰,同功有埙篪。嗟予晚闻道,未易等级推。剧谈每从容,瞠若莫可追。闲窗念从公,两脚

瑞麦歌怀安,三岐及六穗。嘉祥不虚出,良以气和致。人言一划木,华枯且为异。况兹一日食,有是三足记。此邦今扶风,中兴号佳地。去年岁千厄,众惧忧莫弭。入春雨暘若,嘉验应期至。贤侯政事师,其清一杯水。孜孜布上德,念念在民事。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一麦露双颖,异世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云却静,月垂钩。金针穿得喜回头。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

好客汉内史,著书蒙漆园。肯从一先生,共访三神山。行循古塘步,步入青林间。不见荷篠人,但与二子言。非干海风引,意足我自还。古来剡溪上,兴尽明月天。亦有好事人,稽山回酒船。兹游虽不逢,赖古多此贤。作诗解严郑,相视各欣然。

活俘万户虏无酋,拔寨宵奔黑祲收。不用偏师追出塞,杀胡林只在扬州。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

天宝之乱唐已亡,中兴幸有汾阳王。孤军匹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沈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已见渔阳乱。故令边将储虎臣,为君谈笑靖胡尘。朝廷策勋当第一,圭组不敢縻天人。西游夜即探月窟,南浮万里穷楚越。云山胜地有匡庐,银河挂空洒飞雪。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远客归故里,临路结裴回。山长水复阔,无因重此来。聊将歌一曲,送子手中杯。

眼前清静莫相违,方便门中好仗依。名利勿贪常澹薄,真来悟即一进归。

世间雁燕本无情,天上参商谁会面。花叶自是同根生,何事开时不相见。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捲琴书又草庐。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缲得春蚕不值钱,几时南亩解丰年。小臣无计纾民力,稽首虚皇一炷烟。

风波定後得西归,乌鹊喧呼里巷知。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虞阁跨芳沼,阴溪生绿苔。雨晴梅子长,春过芍花开。坐久谈微纵,情深首重回。最怜清荫里,时有细香来。

大唐国,日本国,临风放出辽天鹘。不隔重溟见得亲,依然却被重溟隔。光禅拚不顾浑身,咬定牙关力访寻。白浪堆头航一苇,普通年远只如今。焚香扣我西来旨,三十乌藤敲出髓。非佛非物亦非心,拟议白云千万里。结成不共戴天冤,怒气蒸云走出门。这回必要讨分晓,归问阿斧隆长老。

公族仍前辈,都城早与游。士穷须禄食,才大岂身谋。雪岭无归鸟,冰河有去舟。平生湖海意,不为有鱼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