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下寻黄二丈不遇

开门见山如见君,渡湖相问不相闻。
篱边野水淡秋色,屋上老乌啼夕曛。
邻人为说携家去,更入青山最深处。
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

作品评述

《灵岩山下寻黄二丈不遇》是明代葛一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门见山如见君,
渡湖相问不相闻。
篱边野水淡秋色,
屋上老乌啼夕曛。
邻人为说携家去,
更入青山最深处。
溪寒路狭难独行,
短棹空维乌桕树。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寻访黄二丈的人在灵岩山下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主人公开门即见到山,类比于见到了朋友一样亲切。然而,当他渡过湖去询问黄二丈的下落时,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篱边的野水呈现出淡淡的秋色,老乌在屋顶上啼鸣,夕阳下的景色渐渐暗淡。邻人告诉主人公黄二丈已经带着家人去了更深的青山处,而主人公则继续前行,踏上狭窄寒冷的溪边小路,徒劳地划着短棹,只能独自面对乌桕树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的寻黄之旅以及他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开篇的"开门见山如见君",以山喻友谊,展示了主人公对黄二丈的期待和向往。然而,他的寻觅却没有结果,呈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篱边的野水和老乌的啼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凄凉氛围。邻人告诉主人公黄二丈已经离开,进入更深的青山,这表明黄二丈已经超脱尘世,而主人公仍然在寻找和追寻。最后两句"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描绘了主人公孤独无助的心境和他在行程中的困难。

整首诗以寻找友谊和人生的追求为主题,通过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主人公的行动,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真理和友谊时遭遇的困难和挫折。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给人以余韵和思考的空间,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推荐

天边愁绪细如毛,眼底诗情付浊醪。张许忠魂空日月,邹枚乐事委蓬蒿。积成乡思心频折,送尽年华首重搔。杜子南宾犹此日,主人恩意觉徒劳。

月落参横兴已空,鉴湖清浅夜推篷。消磨不尽惟豪气,犹在疏花淡墨中。

我行六六黄山峰,山中瑶草多芳丛。浮丘笑我无此骨,倏然飞去如孤鸿。随流逐转水上萍,失地更屈涧底松。绝怜拄笏频看山,未免举扇一障风。长沙三岁坐兀兀,洞庭千里来匆匆。拥衾时作故乡梦,寒鸦无数啼丹枫。茧丝未办竟何补,强饭空耗桃花红。巴丘健令工制锦,况有奎壁星罗胸。

北风吹陇簸黄沙,纵博千场日未斜。白剑杀人丹剑舞,笑歌踏入酒姬家。

异时生出鬼门关,及去宜州竟不还。意者早知名是累,持锄应只在家山。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鞭人以为戏,公怒鞭人血流地。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一只林家鹤,饶君骨更清。爱山几废日,琢句恐伤名。稍得湖边住,常来寺里行。相逢怪相喜,同病又同庚。

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离家来几月,络纬鸣中闺。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携。我有结绿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珉齐。摭拭欲赠之,申眉路无梯。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范宰不买名,弦歌

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内庭忽下班师诏,绝漠全收大将旗。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千里竟分支。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来时稻叶针锋细,去日黄花黍粒粗。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青山片片添红叶,渌水星星照白须。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万雀噪山馆,重来一扣扉。去年寒梦在,今日远书违。残雪留春橐,疏星挂晓衣。帝乡不可望,心与白云飞。

羽客初寻见,因于此葺庐。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看来临驿道,未必有仙居。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南北相看一岭分,长怀欲谒武夷君。个中果隐神仙客,握手交谈迥不群。

春旱久闵雨,夏潦复望晴。米尽薪亦绝,涨水与阶平。山信得新粟,欣然听舂声。书生易满足,笔砚还施行。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雨其遂已乎?努力趣秋成。

锦缆龙舟万里来,醉乡繁盛忽尘埃。空馀两岸千株柳,雨叶风花作恨媒。

万里书归说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一篇封禅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应须急作南征计,漠北风沙不可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