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塘渡

空山宿雨涨前溪,芳草连云欲渡时。
落日人心急星火,招招舟子更来迟。

作品评述

《侯塘渡》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孔武仲。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描写雨后山间涨溪、芳草连绵的情景,以及黄昏时分人们焦急等待船夫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急切渴望和期盼的情感。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空山宿雨涨前溪,
芳草连云欲渡时。
落日人心急星火,
招招舟子更来迟。

诗词的诗意是,当空山的雨后,溪水涨满,芳草连绵,正是渡河的时候。黄昏时分,人们焦急地等待着船夫的到来,迫切地希望能够渡过河去。然而,船夫却迟迟未到,星火燃烧,人们的心情愈发急躁。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人们的焦急等待,展现了一种迫切渴望和期盼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雨后山谷的景色,表达了一种宁静与美的感觉,同时通过描述人们的心情,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对渡河的急切期盼,可以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期待和渴望的共鸣。整首诗词简洁明快,通过几个简短的画面,展示了人们焦急等待的情景,给人一种紧迫感和代入感。

总的来说,这首《侯塘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心情,表达了一种急切渴望和期盼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情景中感受到作者的意境和情感。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耄岁谁知困不苏,每虞黠鬼笑狂图。陶公老去但浊酒,管老归来惟白襦。不逐儿童觅兼味,且随邻曲了残租。细思自有欣然处,高谢人间九折途。

开门凉气入,默默坐移时。积雨逢初霁,斜阳照短篱。交秋桐落早,闰月菊开迟。朋好遥相忆,清尊何所期。

□几□□□□□,□□依旧向阳开。神仙究竟归何处,驻马多时望不回。

龙且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白鹭水田摩诘画,桃花溪洞武陵船。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吟尽江南草木春,只今台阁有诗人。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苹。

晓腹清呼饱露津,本求仙蜕远嚣尘。貂温范蜜非吾族,枉共花冠托此身。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乌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夕扉还自掩,弯弓已翘翘。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草深萤聚浑成怜,月暗鹤飞惟有声。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春在将回暑,晴开尚带阴。佳时从易过,閒日尽能禁。卧室宜重立,浮鱼乐又沉。有诗无亦好,争似有时心。

堂堂如叟云梦胸,笔端日夜生云风。地临嵩少萃奇秀,雕搜仿佛穷天功。捷如接猱健博虎,妩媚清切归深雄。六丁不取四天黑,阴山直恐喧雷公。

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今日始知诗是谶,魂兮应已度函关。

吴楚中间天杳茫,愁霖倾卷水洋洋。千帆渡口低鹏翼,海阔风微不敢翔。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天上归来打六更,梦回搔首正瞢腾。玉霜初上三更月,绛彩犹明九市灯。声彻铜鱼催勘箭,影斜金鹊在觚棱。帝乡东望重回首,佳气何时到五陵。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过。寒蝉吴客赋,衰凤楚狂歌。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明朝寒浦望,摇落有渔蓑。

阖闾城中三月春,流莺水边啼向人。崔家姊妹双燕子,踏春小靴红鹤嘴。飞花和雨着衣裳,早装小娣嫁文央。离歌苦惜春光好,去去轻舟隔江岛。东人西人相合离,为君欢乐为君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